陳逸飛國畫更有看頭 拍賣市場已現贗品
陳逸飛國畫更有看頭 拍賣市場已現贗品
陳逸飛國畫更有看頭 拍賣市場已現贗品
時間:2006-08-25 10:48:00 來源:文匯報
市場
>陳逸飛國畫更有看頭 拍賣市場已現贗品
 |
見過陳逸飛油畫的人多,見過陳逸飛國畫的人少。
這些年來曾陸續在拍賣行見到過幾張署陳逸飛之名的國畫,多為贗品。此類偽托陳逸飛的國畫,大多為文革題材。作偽者聰明,他利用了人們的兩種心理:一、因為文革畫都是一種風格面貌,你很難分清這究竟是陳逸飛還是王逸飛的畫;二、陳逸飛是個油畫家,國畫畫得差點也是正常的。
但是,此類偽作大多或筆墨較為呆滯,或色彩、結構關系把握欠當。像陳逸飛那樣的具有深厚美術素養的畫家,即便他從未學過國畫,也不會犯低級的錯誤。一個真正具有才華的畫家,即使換一種較為生疏的創作工具和手段,其作品也總會保持在相當的水準上。因為一個好的畫家一定也是具有相當鑒賞力的人。他的鑒賞力應該首先實施于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一個經過正規訓練的九段棋手不會犯業余的錯誤,一個大畫家斷不至于畫出疙疙瘩瘩、猶猶豫豫、畏畏縮縮的畫來。如果讓八大山人畫油畫,它可能畫得不“規范”,但一定還會有一種大家氣在。不僅看陳逸飛的畫,鑒別其他名家作品也是同理。
陳逸飛是油畫家中為數不多的對國畫非常感興趣者。他結交過不少國畫界的前輩,而且非常敬重他們的才藝人品。與同輩的國畫家也交往頗多。他很關注國畫的動態。我們閑聊時,他不止一次說:“哎,你看今后國畫啥人出得來?”
他曾數次說過想買一些程十發作品。他尤其喜歡程十發的山水。程十發80歲后力不從心。陳逸飛卻非常喜歡其畫中稚拙而出人意外的趣味。他曾希望我幫他向十發先生訂一批畫,“隨便他怎么畫。”遺憾的是我沒抓緊幫他辦。
覺得他畫國畫的興致是從畫瓷器開始激發的。他在泰康路建了陶瓷工作室后,創作了一批釉下彩瓷繪作品。釉下彩瓷繪的難度在于,其釉彩在畫的時候大多都是灰色或褐色的,只有在燒成以后才區分出斑斕五彩來。很多畫家在創作釉下彩時都頗有受挫體會。但陳逸飛第一次創作就非常成功。瓷繪作品燒出來后,看上去就像水墨畫,筆墨趣味十足。我很佩服他如何能立即就掌握了這些灰蒙蒙的釉料,事先預估好燒成后色彩的細微變化。我更喜歡他的筆性,瀟灑而淳厚,富有內涵。記得我見到他的首批瓷繪時,說他筆性有點八大山人的意味。他很高興,說:“看來我以后可以畫國畫了。”
其實在這之前,他就在虹橋的畫室中購置了畫桌、毛氈、國畫筆墨顏料等。也曾多次表露,老了以后就要多畫些國畫了。
陳逸飛對國畫的慧根,是出自他心性的。他心性中早已有這水樣的靈動和溫情。他就像一個暗戀某個女孩很久很久但總無緣說上話的男孩,終于有一天他們竟然走到了一起……
深厚的美術素養、長期的耳濡目染、心性的悄然相契,讓陳逸飛在國畫創作上,一出手就水到渠成。
他的水墨畫看上去就是一個高手游刃有余的揮灑。他畫得很快,很果斷,因為一切都在心中。筆與筆之間關系一氣呵成,形成一個富有生命力的整體。在具有豐富層次的墨韻中,時而會滲入優雅俏麗色彩。他不會羈絆于具象細節而疏忽整體的氣息,也不會大而化之而疏忽了必要的細節點睛。一切好像不經意間完成,就像一個看上去無所防備的武林高手,當你想去攻擊他時,卻發現找不到空門。
陳逸飛的水墨畫和他晚期的油畫對比起來看,可見它們其實是個整體。其內在的精神實質是相同的,有一種宏大氣象、溫和情懷和時代氣息。陳逸飛晚期的油畫很注重筆觸的表達力,其渾厚圓潤,蘊含著涌動的生命力和復雜的情緒波動。同樣在水墨創作中也是如此。
他具有才華地將傳統國畫的筆墨逸趣和現代圖式的時尚感默契相融。在當今國畫創作中,往往有一種偏頗的傾向,要么泥古不化,要么割斷傳統。而陳逸飛這個國畫圈外的人,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并自然天成。
他對自己的國畫創作有過許多設想,他想畫時尚的都市題材,也想到云南去寫生創作。可惜他只來得及畫出為數不多的水墨畫,就匆匆而去,留下無盡遺憾和想象余地。試想如果再多給陳逸飛10年時光,他會畫出怎樣的水墨畫來呢?
還有一次,陳逸飛和我在北京閑聊。我說起關良的國畫被人們疏忽了,其價格在拍賣市場上被遠遠低估。他很動心地說:“我想買關良的國畫。”他認為關良是個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中非常特別的畫家,尤其他的國畫別樹一幟,與眾不同。他建議劉春華與之聯手收藏一批關良的國畫,然后出畫冊,乃至到法國去辦畫展。事情還沒來得及進行,他走了。如今,關良的國畫已貴了好多倍。陳逸飛過去很少畫國畫,據他說,只是極偶然地給朋友即興涂抹過。但他最后的兩年里,開始當回事兒地畫了一些國畫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