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連環畫昨在京城開展 懷舊亦顯收藏價值
精品連環畫昨在京城開展 懷舊亦顯收藏價值
精品連環畫昨在京城開展 懷舊亦顯收藏價值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連環畫展昨天在北京舉辦,從明刻本《孔子圣跡圖》,到清末著名《點石齋畫報》,到婦孺皆知的《三毛流浪記》,直到建國后的精品,整個展覽既見證了中國連環畫從發展到衰微的歷史,也能一窺其收藏價值。
國圖的此次展出展品珍貴、時間跨度長,共展出館藏連環畫五百余種,時間跨度幾百年。題材則涉及古今中外,有《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有《梁山
伯與祝英臺》等神話傳說,有《八女投江》等中國現代題材,也有《茶花女》等外國題材。藝術表現形式有線描、素描、水彩、木刻等。
其中最具有文物價值的是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時期的連環畫,這一時期的連環畫由于時期早、印數少、存量小的緣故,目前在市場的拍賣價格已經達到一萬元人民幣以上。國圖工作人員表示,館藏這一時期真正意義上的連環畫也僅有二十多本,已經都在這次展覽上展出了。
另一頗具收藏價值的則是文革時期的連環畫。這一時期出版的封面呈紅色,故而也稱作“一片紅”;由于特定的政治和歷史原因,此類連環畫已無再版可能,因此收藏價值格外突出。據介紹,品相好的單本連環畫已超過千元,而全套繪畫版則可在三萬元以上,而這些書原本的定價也不過一毛錢左右。
事實上,正是因為近年來收藏趨熱市值不斷提高,這些被稱為“小人書”的連環畫的價值才被重新認識。國家圖書館于二00二年發現的六十大箱連環畫因之也得以重見天日,構成此次展覽的主體展品。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