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景德鎮梅瓶
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景德鎮梅瓶
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景德鎮梅瓶
時間:2006-08-22 14:45:00 來源:
市場
>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景德鎮梅瓶
在今年4月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青花釉里紅海水九龍紋梅瓶閃亮登場,吸引了各路藏家的眼球。經過激烈競爭,這件梅瓶最終以843.76萬港元落槌,創下了同類梅瓶的又一拍賣高價。古瓷中的梅瓶歷來都很受收藏投資者的追捧,尤其是一些精品之作,一經拍場亮相,總會有不俗的表現。
在海內外拍賣市場上,明清時期的梅瓶可以說常有露面,但是明清以前的梅瓶往往難得一見。梅瓶在早期只是一種普通容器,后來經過不斷演變,逐漸具有了實用器、陳設器、冥器等多種用途,一直非常流行,歷來都被收藏家和古董商視為寶中之寶。即便是明清時期的梅瓶在拍場上也是精品難尋,拍賣價格在不斷的攀升,成為備受藏家矚目的熱門拍品。
近兩年,拍賣市場上也曾上拍過一些梅瓶的重頭拍品。如香港佳士得曾上拍的北宋磁州窯刻花褐彩梅瓶,瓶高27厘米,盡管只是一件高古民窯作品,卻仍以1350.75萬港元拍出,創下了宋代磁州窯梅瓶拍賣的記錄。
明清時期的梅瓶構成了梅瓶拍賣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清三代的梅瓶更是占據了市場成交價位的高端。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清雍正豇豆紅釉梅瓶,估價100萬至150萬港元,成交價為224.8萬港元。200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清乾隆白釉浮雕趕珠云龍紋大梅瓶估價150萬至200萬港元,以303.2萬港元成交;清乾隆釉里紅梅瓶估價70萬至90萬港元,以84萬港元成交。此外,那些工藝精良、傳世稀少的梅瓶一旦出現就可能會創造出驚人的成交價格,如2004年香港蘇富比上拍的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錦文粉彩纏枝花卉紋梅瓶,以4399.25萬港元的成交價創造了梅瓶拍賣的世界記錄。
明清景德鎮官窯燒制的梅瓶在拍賣市場上都是身價不菲,其中又以青花梅瓶居首,價位在幾百萬元也不足為奇。明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個青花梅瓶,估價也在200萬元左右。當然,一般的民窯梅瓶價格相對就低些,可能市場流通價格從幾萬到一二十萬元不等,主要還得看其質地、品相而論。但造型和釉色非常精美的民窯梅瓶,如瓶身還繪有人物、動物等特殊的紋飾圖案,市場價格還會更高。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