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印盒顯山露水
精巧印盒顯山露水
精巧印盒顯山露水
清乾隆 仿銅器龍紋印盒
估 價:8萬至10萬元
成交價:101.2萬元
形制取自明清鎏金銅器,扁圓形盒身,中間子母口接合,扁弧形盒蓋中間豎一扁球形鈕,鈕外圍由蓮瓣紋和鼓釘紋裝飾,釉色為紫褐色古銅釉上描金。盒身、盒蓋分別雕刻兩圈成對的方尾夔龍,龍身亦描金,地子則為不平的爐鈞釉,仿佛古銅的銹跡描金底上浮刻“乾隆年制”四字篆體印章刻款。奇思精巧,鬼斧神工,凸顯皇家用瓷的典雅莊重和工藝上的不厭其煩,為乾隆御制文房器具中頗為少見的品類。明代晚期的鎏金、鏨花、嵌銀嵌金的銅器,工藝繁復,外觀華麗,名噪一時,乾隆時期瓷器燒造技術達到頂峰,幾乎可以用瓷器來表現任何一種品類的藝術品,仿古銅陶瓷是其中重要的一種。此器小而彌精,是同類作品中的經典。
印盒屬于文房中的小品,在藝術市場上其風頭往往被筆筒、臂擱等其他文房用品給蓋過,很少顯山露水。其實回顧一下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你會發現印盒當中也有價不菲者,那些小而彌精的印盒,估價雖低,但是成交價格竟也能達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選擇這些并非市場熱門的印盒,更是對藏家的眼力和膽識的一種考驗。
清初 紅壽山雕鳳描金印盒
估 價:25萬至35萬元
成交價:88萬元
取材紅色壽山石,仿漆器之剔紅,以方格錦地為紋,盒蓋高浮雕一鳳,獰目梟吻,雙翅翔舞,極具原始圖騰的野性與獰厲之美。盒的立墻,細陰線淺刻云紋及“尚均”二字。尚均為清初漳州人,是制壽山石印鈕和圓雕人物的高手。其所制紅壽山石印盒,傳世品有兩件,除了這件,另有王世襄“儷松居”收藏雕螭紋印盒。盒底方格錦地間高浮雕一鳳,與蓋相呼應,盒內游絲刻花卉紋,淺不易察。盒身遍飾花紋,工巧極侈而無繁縟之感。
清康熙 缸豆紅釉印盒
估 價:8.48萬至 12.72萬元
成交價:63.9975萬元
缸豆紅曾經獨步一時,但可惜后來失傳。康熙年間,恢復生產了明代中期以來幾乎失傳的銅紅釉,其中尤以郎窯紅、缸豆紅最為著名。能在小印盒上得以再見缸豆紅的風采,藏家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由此器估價和成交價之間的懸殊差距,就可窺見一斑。
17世紀 錫胎剔紅高士對弈圖小印盒
估 價:6.36萬至 8.48萬元
成交價:25.44萬元
“剔紅”工藝始創于唐代,把朱漆層層涂在木或金屬胎上,每上一道漆就用刀剔出深淺花紋圖案,使圖案頗具立體感。唐代的剔紅在宋元時期很盛行,明清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創作了各種別具一格的剔紅器。這件小印盒不但工藝精巧,而且紋飾高雅,堪稱佳品。
明萬歷 青花福壽雙全印盒
估 價:22萬至28萬元
成交價:24.2萬元
器呈方形,四角轉折故稱倭角,印泥盒為文房用具之一。此印泥盒面及四周均繪纏枝蓮紋托“?!薄ⅰ皦邸弊謽樱⒁飧垭p全。釉面微微泛青,青花色彩稍淺,略微顯灰,底鈐“大明萬歷年制”青花楷書款。是萬歷時期精美的文房用具。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