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大畫家陳奕純設五百萬獎學金
華工大畫家陳奕純設五百萬獎學金
華工大畫家陳奕純設五百萬獎學金
擬聯合書畫界成立全國性助學基金
近日記者獲悉,華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畫院院長陳奕純博士將為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捐贈500萬元,設立貧困學生專項獎學金,開了書畫界名流捐資助學的先河。廣東教育學院副院長肖建彬稱他“情系教育,關愛貧弱”,對學校與教育機構、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扶貧與助殘都不遺余力地進行捐助,為人們樹立了一個可敬的榜樣。在金錢日益至上的書畫界,是什么使他做出這樣的舉動?昨日,記者在廣州采訪了書畫家陳奕純。
陳奕純精力充沛,能5天5夜不睡覺,連續畫畫。他技藝精湛,為廣州新圖書館奠基典禮而作的丈六巨幅山水畫《高山藏智慧,大川孕文明》廣受贊譽;今年6月,他捐給第四屆特奧會的工筆畫《千重翠蓋護紅衣》,在“情系特奧會,愛心滿中華”全國書畫藝術大展中獲得金獎。
陳奕純做慈善事業同樣有著對待藝術一般鍥而不舍的精神。幾年來,他為北京、貴州、海南、廣州等地的高校捐贈畫作達250幅以上,“基本上都是丈二或八尺,其中最大的一幅是捐贈給華南理工大學的《錦繡河山》,長達11.5米、高2.5米”。廣東教育學院副院長肖建彬稱他“情系教育,關愛貧弱”,對學校與教育機構、西部及少數民族地區、扶貧與助殘都不遺余力地進行捐贈,為人們樹立了一個可敬的榜樣。
去年11月,他一次性為華南理工大學捐贈畫作80幅。今年7月,在由香港文化名人曾志偉主持的愛心助學書畫義賣專題活動中,陳奕純的一幅山水畫《晨光》拍得4萬元,所得款項全部用于“海師愛心助學基金”,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前不久,他又與成龍“龍子心”慈善行一起,走進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成龍搞慈善演出,他則慈善畫畫,專為該院創作了丈二巨幅山水畫《源遠流長》,以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表達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關注和支持。畫面是一組逶迤的山脈,峰巒疊嶂,群山巍峨,氣勢磅礴。
昨日陳奕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又透露了另一個好消息:他將聯系企業和朋友,通過拍賣、認購等方式,籌措500萬元人民幣,在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設立專門的貧困學生獎學助學金,為西部教育盡一份力量。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院長梁光華教授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還表示,該校已聘請陳奕純為兼職教授;他們原本想把《源遠流長》和《山高水長》兩幅畫收藏起來,供學生臨摹學習,現在,他們聽取了陳奕純成立獎學金的建議,覺得這樣更有意義。
陳奕純還透露,他有意聯合書畫界名人,各出一份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成立全國性的助學基金。
專訪
陳奕純:藝術奉獻社會是心靈的滿足
在華工辦展覽,連裝裱費都沒要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捐了那么多畫給學校,為西部扶貧與助殘,這是否與你的經歷有關?
陳奕純(以下簡稱“陳”):我是從艱苦中走出來的,小時候家里窮,希望讀華工,由于其他原因,沒能如愿。小時候也沒錢學藝術,是一個老書法家免費教我書法。藝術家需要回報社會,有國家的教育才能有我們的今天,這也就是我更樂意把書畫捐給學校的原因。另外一個原因是,藝術也需要傳播,而教育就是傳播藝術最好的途徑。這些書畫如果用金錢來衡量,我敢說價值連城。但人的終極目標不是名利,應該有大的情懷,要有仁心,要有社會責任。
記:你的第一次捐贈是在什么時候?是什么觸動了你?
陳:九運會過后,我經常來廣州,捐了一些畫給中大、華工、暨大等十多所大學。第一次捐贈是2001年冬天,捐給了華工。去年華工53周年,我捐了80多幅。能用自己的心血之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激勵學子愛國愛校、奮發向上,這是我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和藝術工作者的責任,也是一種心靈的滿足。辦好教育不僅僅是國家的事,更是人人應該關心的事。而且,貧困地區、殘疾人是弱勢群體,應該得到社會的幫助。這些幫助對他們來說,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記:你捐助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不附帶任何條件,也不收取任何工本費。
陳:既然是捐贈,就不要想回報的問題。說捐贈你還收錢,那就跟買賣差不多了。我以前捐給學?;蛉鮿萑后w,向來都是寄出去,或者他們來拿,從沒有圖什么回報,當然也有些單位寫來感謝信,或打個電話表示非常感謝,就完了。去年在華工辦展覽并捐贈,我連裝裱費都沒有要。
不在乎名利,只怕人家不珍惜
記:你的書畫作品在市場上價格不菲,你是怎樣看待名和利?
陳:我的書畫在外面的價格確實很高,海南師范大學那幅拍賣4萬元的,是一幅小作品。當時我就說:高低都無所謂,希望拍得越多越好,全給學校。我覺得捐給學校是一種奉獻,是給學生另外一種方式的教材,不要在乎名和利。我讀過書的學校,我都捐了。一個藝術家不能整天就為賺錢,錢誰都想要,但是作為一名藝術家,更應該想想怎樣為社會做奉獻。捐助,就是你自己的奉獻。
記:慈善活動有許多種形式,但有些并不能真正落到實處。你在捐贈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惑?
陳:我經常跟很多朋友講,我送給你作品不是因為它值錢,而是因為友誼,一種感情。如果拿去賣,外面的價位很高,但我愿意贈給學校。但有些學校卻不注意保護,掛的時候弄壞,我也沒辦法。有個大學的圖書館掛了很多畫都是我的,前幾年校友聚會,我去了那里,發現那些畫有好些都爛掉了。還有一所大學,掛的時候也不懂得珍惜,直接用釘子釘在墻上,不到兩個月就爛掉了。
記:這次你直接用書畫作品的稿酬設立獎學金,還有什么想法與善舉嗎?
陳:藝術家只能捐贈自己的作品,見效是比較慢的。我不敢說我是一個藝術家,我是一個普通的藝術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我希望繼續盡我的力量,將我所學到的回報給社會。
陳奕純簡介
筆名江帆,1964年2月生于廣東,藝術學博士?,F任中國書畫院院長,中央中國畫院院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兼職教授,日本東京大學、京都藝術大學、筑波大學客座教授,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5年在廣州創辦陳奕純書畫藝術中心。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