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雍城出土最早“秦磚”“秦俑”
秦都雍城出土最早“秦磚”“秦俑”
秦都雍城出土最早“秦磚”“秦俑”
考古工作者近日初步確認,陜西省鳳翔縣豆腐村遺址為戰國早期向秦都雍城各類建筑專門提供瓦類陶質建材的作坊所在,并公布豆腐村遺址考古3大成果:出土2000多件戰國早、中期瓦當,揭開秦國人燒陶工藝流程,找到最早的“秦磚”和“秦俑”。
?。玻埃埃衬晗那?,陜西省鳳翔縣豆腐村村民在建房取土時,意外挖出了許多燒制變形和破損的秦國筒瓦,考古專家經過鉆探和試掘,在當地發現一個范圍達3.3萬平方米的陶質建材作坊。出土的2000多件文物大部分是戰國早、中期物品,有方磚、筒瓦、瓦當、貼面墻磚、陶鴿、陶俑和制作、燒制時所需的打泥石夯、陶捶等。在出土文物中,最具特征的是一批動物紋瓦當,有鹿蛇紋、鳳鳥紋、獾紋、鹿紋、虎鹿獸紋等。其中有些圖案內容是首次被發現,豐富了已知戰國時期秦瓦當的內容。
早期秦方磚也首次在雍城被發現。這種磚厚重,不規格,沒有足夠的承重力,且多數在燒制過程中出現變形和開裂,顯現出秦磚最初的原始形態。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雍城考古隊隊長田亞岐說,考古專家以前也發現過秦磚,但都是制作工藝經過改良的漢代文物。這次發現秦磚的原始形態,為秦漢瓦制建材的材料及類型的研究提供了標尺。專家們還發現了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兩個秦俑陶人,田亞岐說,自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以來,學者們一直思考與真人一般大的秦俑有怎樣的發展演變歷史,雖然這次發掘出的兩個陶人身高只有不到10厘米,但卻是秦俑的“祖先”。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