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古鐘掛進土橋村歷史展館
200年古鐘掛進土橋村歷史展館
200年古鐘掛進土橋村歷史展館
一口通體澄黃的銅鐘,自乾隆時代起就懸掛高堂,在200年歲月中一直是一方百姓的鎮村之寶。如今,當年安置銅鐘的廟堂已化作塵煙,唯這口古鐘存留下來,在展覽館里靜默地散發著內斂古樸的光華。昨日,記者來到清溪土橋村的歷史文化長廊展覽館,探訪了這個古意盎然的銅鐘。
在土橋村歷史文化長廊的展覽館里,記者看到了這個被當地村民譽為鎮村之寶的大銅鐘。這口銅鐘高約95厘米,口徑約67厘米,重300余斤。在鐘的正面鑄有“風調雨順”、后面鑄有“國泰民安”字樣,鐘的兩側刻有細致的騰龍圖案。據土橋村有關人士介紹,鐘上騰龍圖案代表著當地人民向往和平盛世、安居樂業的美好心愿。從鐘上“乾隆五十二年季秋吉旦,萬明爐造”的字樣推算,這口銅鐘距今已有219年歷史。
據土橋村文化長廊負責人介紹,200多年前,土橋村民齊心協力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洪圣廟,這口鐘當年就懸掛在廟門前。后來,這口古鐘曾被一收廢品的小販盜賣到了鳳崗,幸好被村內聯防隊員及時發現,經過一番努力,村民們將它從鳳崗贖了回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