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與美國市場
中國油畫與美國市場
中國油畫與美國市場
中國己成為世界商品油畫的主要產地,美國則是世界最大的油畫市場,但是至今雙方的關系并不緊密,因為中國油畫只占美國每年30多億美元進口額中的1.5%。所以研究中國油畫與美國市場,了解美國油畫進口的路線圖就很有必要,尤其是中國油畫產品如何能不再經過諸多中間環節,真接進入到美國市場,以提高中國油畫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與地位。
一,商品油畫出口,是中國文化產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典范
油畫是西方社會傳統的藝術品,歷來深受民眾喜愛,但是,幾百年間,油畫昂貴的價格使它與社會大眾有相當大的距離。近二十年來,是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的畫師、畫工們精堪的手藝改變了這一切,使油畫這種高雅的藝術大眾化,高貴的油畫終于走下了藝術的殿堂。“世界名畫”不再只有在宮庭、教堂、富豪家與博物館才能見到。維妙維俏的臨摹復制品,大眾化的價位,使油畫成為廣大民眾家庭中普遍可以擁有的裝飾品。
我們在這里先要定義一下“商品油畫”,這主要是指作為裝飾品的油畫,業內人士稱之謂“行畫”,有別于另一類作為藝術收藏品的油畫,雖然藝術收藏品在市場上也是宏觀意義上的“商品”。這兩者都是文化藝術品,但針對的市場則完全不同。
由于歷史與觀念上的原因,中國文化貿易的進出口嚴重逆差,進出口比例約為10:1。但是,中國商品油畫出口貿易近年卻一枝獨秀,是目前中國文化貿易中唯一絕對順差的行業。中國商品油畫產業的研究專家駱加中先生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中國每年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油畫約1.5億美元,帶動產業鏈的出口額約5億美元。商品油畫己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開拓國際市場的典范。
中國商品油畫(下面簡稱油畫)的生產基地主要有三個,即廣東深圳大芬村,福建廈門(烏石浦與海滄),以及福建莆田。尤其是大芬油畫村,已成為國際著名的油畫生產基地與交易中心。在中國眾多的出口商品中,能獲得這類殊榮的產品與地區實屬不多。據大芬村介紹,2005年出口2.79億人民幣,2006年將達到3.2億人民幣。
中國生產的油畫,目前90%出口,內銷比重還不大。據一些油畫出口企業介紹,出口的地區為中東、北非及歐美,他們很看重中東、北非市場,幾個較大的企業都在那里設立辦事處與發貨侖庫。法國、意大利、希臘、俄羅斯等國都有商人長駐大芬村采購。中東、北非,以及歐洲不少國家的畫商,除了將中國產的油畫稍加修改,薟上當地畫師的名字,作為旅游紀念品出售,更多的是作中國油畫的轉口貿易,其最終市場則是在美國。
二,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油畫市場
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油畫市場,根據美國海關數據,近年來美國進口的油畫呈增長趨勢。
2003美國進口油畫為25億多美元,2005年美國則為32億美元。增幅為28%。截止今年 (2006)四月份,美國進口的油畫已達15億美元。預計2006年進口的油畫將達40億美元,比去年增長25%。40億美元是個什么概念,它比中國能源大省山西省2005年全年的出口總額還要大,相當于中國2005年全年向沙特阿拉伯或伊朗的出口額。
美國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美元,購買能力強。美國人家庭居住面積寬敞,民族文化十分偏好室內裝飾,他們相當喜歡手工油畫這類比較有文化內涵的裝飾品,所以對裝飾油畫的需求量很大。又由于美國人工費用昂貴,進口就成為裝飾油畫的主要來源。因為油畫是西方社會的傳統產品,所以美國油畫進口的來源地主要為歐洲。
按美國海關統計,2005年法國油畫對美出口,占美國總進口額的35.9%,英國占20.1%,德國占9.8%,意大利占8.6%,西班牙占5.5%,瑞士占3.8%,荷蘭3.3%,比利時1.9%。排序前八位的均為歐洲國家,總計比例為88.9%,接近90%。
美國油畫進口的集散地集中在幾個地區,紐約州占進口的74%,主要是在紐約市,占70.9%,佛羅利達的邁阿密占8.6%,它們地處美國東海岸,距歐洲較近,方便歐洲油畫進口。美國西海岸的加州與華盛頓州占進口的6.0%,目前中國油畫對美直接出口,主要是在美西地區。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娜洲占進口比例也有5.6%。美國有些城市進口油畫雖然目前所占比重不大,但近二三年進口額成倍增長,如波士頓、費城、西雅圖、圣地亞哥、夏威夷等,很值得人們關注。
三,中國油畫在美國進口中的分額
按美國海關統計,2005年中國油畫對美進口排在第九位,占美國油畫進口總額的1.5%,比例不算大,但是近幾年的增長幅度不小。2003、2004、2005三年的進口額分別為2858萬美元、3046萬美元與4881萬美元。2005年比2004年增長60%,2006年1—4月累計有2100萬美元,同比增長40%,2006年全年估計能達到6000萬美元。但這與歐洲國家相比還是微不足道,還不如瑞士、荷蘭、比利時這些小國家。
這里,還應提及香港,1989年至1999年十年間,中國油畫主要出口到香港,再由香港轉口銷往歐美各國,以后隨著歐美直接到中國采購量的增加,香港轉口中國油畫的數量逐年減少。這從香港油畫對美出口的數據也可看到,2003年為908萬美元,2004年以后降為500多萬美元。臺灣油畫對美出口的數據也很有意思,2003年為75.2萬美元,2004年猛增為360萬美元,2005年又降為13.8萬。作為合理的解釋是:2004年臺商發現了中國油畫出口的商機,先作轉口生意,后來干脆在美國設立公司,直接到中國采購,不再到臺灣轉一下。
四,誰在作中國油畫轉口美國的生意
中國油畫直接對美出口并不多,很大比例是通過其它國家與地區轉口的,這可以從對美國海關的統計數據的分析中得到。
這里,我們首先要清楚,裝飾油畫都是人工繪制的,培養一個熟練的畫工或畫師,起碼要有二年時間。因此,所謂“油畫產地”的供貨能力,按正常情況,年增長率難以超過10%,尤其對一些人口較少或人工成本較高的國家與地區。所以,如果某些國家與地區手工油畫的供貨能力有異常增加,那就是因為有了其它“貨源”,這就是“轉口”貿易。油畫不是工業產品,出口時往往不會在每件產品上加“Made in China”的標簽,而且,油畫又有可修改的特性,這都為一些國家與地區從事中國油畫的“轉口”貿易提供了方便。
從美國海關的統計數據,我們可以見到,從2004年開始,一些國家對美國出口油畫激增。例如:法國2003年為9.98億,2004年增加到12.9億美元,凈增約3億美元。英國從3.78億增加到6.01億美元,幾乎接近一倍。德國從2.44增加到3.32億美元,年增長率達到了30%--60%。又如奧地利,2005年全年對美出口只有4285萬美元,2006年1—4月激增為1.27億美元,是去年全年的3倍,同比為924%!
其它,如俄羅斯2003年全年對美出口為2973萬美元,2005年為4033萬美元,2006年1—4月就達1786萬美元,同比84.5%。
希臘2005年全年對美出口為126.4萬美元,而2006年1—4月就達522.4萬美元。
我們還可從澳大利亞、摩納哥(Monaco)、摩洛哥(Morocco)油畫對美出口中看到類似情況。
摩洛哥很值得一提,這是北非一個并不大的國家,很多人了解摩洛哥是因為一部著名的兩戰電影“北非諜影”。因為,摩洛哥正在逐步取代香港,成為中國油畫向歐美出口路線圖中最主要的中轉站。原來中國油畫出口路線為:中國—香港—歐--美,后來增加了中國---中東/北非--歐--美。從2006年起,摩洛哥開始自己將從中國進口的油畫銷到美國,減少從歐洲中轉。2005年摩洛哥全年對美出口油畫只有6千美元,而2006年1--4月對美出口竟達到269.4萬美元!
五,美國裝飾油畫市場的幾個特點
在美國,裝飾油畫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市場定位為年收入在3萬美元到10萬美元之間的中產階級。按此標準估算,美國1億個家庭中,中產階級占80%左右,廣大的中產階級是美國最強大的消費群體。
美國的油畫市場大致有以下5個特點:
1、美國油畫市場的地域性強。主要集散地在紐約、洛杉磯、邁阿密等這些大都市以及一些著名旅游勝地。2005年經紐約進口的油畫總值就達22。5億美元。
2、中檔手工油畫最受青睞。主要對象為連鎖旅館、餐廳、酒巴,以及家具經銷商。36X48尺寸油畫的市場零售價格大約在100-200美元,大尺寸的可達數千美元
3、油畫批發商以少數族裔為主。尤其是韓國人與中東人。目前貨源大多來自中國大陸,小部分來自俄羅斯等地。盡管有些油畫仍然依稀可見中國生產的痕跡,但油畫商均自稱油畫乃出自歐洲畫師之手,以期賣到更好的價錢。
4、美國油畫專業經銷商中,有能力直接到國外采購的并不多。在紐約從事油畫生意的不少,曼哈頓地區就有畫廊幾百家,但規模都不算大。以洛杉磯為例,較為集中的油畫批發市場的形成也就是近十年的事。他們大部分是家族經營,其銷售也以本地區為主。
5、美國油畫市場流行的風格有別于歐洲。歐洲的油畫以深色為主,如棕灰色。題材多為歐洲的宮廷、歷史、宗教與著名景點。美國的油畫則以亮麗的流行色調為主,題材多為自然風光與街景。以藍、白為主色調的歐洲地中海風光在美國市場也很受歡迎。美國人很喜歡現代抽象畫,而一些以美國各地旅游景點與地標為題材的油畫也大有市場。應該特別提出的是,目前美國流行無框畫,一些家居連鎖店,都以無框畫與家居產品作整體配套向客戶推薦。
六,中國油畫開拓美國市場的策略
中國油畫在美國市埸的開發空間相當大,中國油畫要開拓美國市場,產品定位宜以中高檔品為主,以高檔建立形象,以中檔去占領市場,而且要自建“題材庫”,形成題材系列與特色。中國油畫企業要從“制造商”變成“經銷商”,大膽“走進美國”,開展“產品直銷”,就能逐步成為美國家居飾品連鎖店的主要供應商,不但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而且可以獲取營銷環節更大的利潤。
1,自建題材庫—與美國終端消費市場掛鉤。
中國商品油畫長期以來都是以“接單”為主,或稱“來樣生產”,外商讓畫什么就畫什么,根本不管它賣到那個國家去,賣給什么樣的客戶,也沒有自己的題材庫。中國油畫產業要上一個新臺階,從被動“接單”向主動“銷售”過渡,首先就要從生產“適暢對路”的產品入手,油畫的題材應該與終端消費市場緊密掛鉤,建立有獨特風格,題材全,數量大的“題材庫”。
目前行畫在市場上大致是按原作者,題材(肖像,動物,花卉,風景等) 及風格(古典派,抽象派,現代派,自然主義,印象派等)等進行分類。我們認為:商品油畫是裝飾品,不是作為投資收藏的藝術品,就應該按商品的最終用途作細分。有遠見的畫商應對市場進行充分的研究,按不同的市場需求縱向開發產品系列。比如說,可以有家居裝飾系列,寵物系列、酒吧系到(如西部牛仔,色彩濃重的山貌、戈壁景觀)、餐館系列。有些題材能提供富麗堂皇、高貴舒適的視覺效果,就可以列入賓館系列。以宗教為主題的就以遍布各地的教會團體、信徒為主要消費群體。有些題材要針對服務業(如醫院、診所,律師樓,會計師樓)。有些題材適合辦公大樓、銀行、學校、圖書館等。要讓客戶感覺到我們有特別為他們準備的,最適合他們的產品,并起到“引導消費”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中國油畫產業的特色,在美國廣泛的培育與發展客戶群,提高產品的質量,并增強市場競爭能力。
2,拉近距離---在美國設辦事處
為了開拓市場,到客戶所在地設辦事處,是拉近距離,方便美國采購商下單的必要措施。國內不少地方企業為了開拓全國市場,會到上海這些大城市設辦事處。
中國企業要開拓國際市場,也應該到目標市場去設辦事處,以當地企業形態出現,以此作為“走出去”的第一步。
在美國設立辦事處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市場動態,方便聯絡客戶。一般只要兩年,就可以將未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的競爭對手的客戶統統拉過來。在設立辦事處一年內,如果情況正常,很快就可以在美國設立產品展示中心,接單銷售中心、或產品分拔中心。對中國油畫企業,宜先到美國西部的洛杉磯地區設辦事處,以后再到美國東部紐約地區開拓市場。
3,就地接單---參加美國專業商展
中國油畫要進入美國市場,不能長期停留在等客上門的“產地展”,而要向“銷地展”過渡,必須走出去參加美國的專業商展,與眾多采購商建立直接的關系,實現“就地接單”。這里所講的“參展”不是去參加各類“畫展”,因為商品油畫主要用于裝飾,不是作為藝術品收藏。美國適合中國商品油畫的商展,主要是禮品展、家居飾品展、旅館用品展及家具展。例如:
1),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品及禮品展覽會
2),美國弗吉尼亞州圣誕禮品展銷洽談會
3),美國芝加哥國際家庭用品博覽會
4),美國洛杉磯禮品博覽會
5),全美餐館、旅游用品博覽會
6),美國紐約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
7),西雅圖禮品展
8),奧蘭多禮品展
9),舊金山國際禮品展
11),亞特蘭大禮品展
12),波士頓禮品展及加拿大多倫多的國際禮品展。
參加這些美國的專業商展,必須在6個月以前報名申請。美國油畫經銷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與自己有關的商機,為了抓住老客戶,它們歷年參展的攤位編號與場地位置往往都是相同的。如果中國畫商在美國設有辦事處與產品展示廳,參加美國的這些商展就比較方便,對在展會上結識的客戶也可以保持密切的關系。由于在美國參展機會多,針對性強,效果好,能比較快的打出知名度。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