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瓷器是中國最古老的工藝,但是現在卻在國際高端市場上不見蹤跡,甚至淪為廉價的日常用品。相反受中國影響很深的歐洲瓷器卻成為了頂級產品的主流,其中還有不少是和LV、CHANEL齊名的奢侈品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歐洲的“奢瓷”早就脫離了日用品的范疇,它們最高段的產品是皇室專用的;它們限量版的產品早就進入了博物館……在收藏家眼中,它們的升值潛力不亞于古董和名畫;在FANS眼中,它們的價值決不低于豪宅和名車……
以往我們很少有人對歐洲頂級瓷器有所了解。但隨著這兩年歐洲這些頂級的品牌陸續進駐北京,越來越多的人癡迷收藏歐洲頂級瓷器,這其實是個一舉三得的事情,既可以使用,又可以當擺設來欣賞,有的產品還能升值,何樂而不為呢?
癡狂理由1 無可比擬的傳統手工
頂級瓷器之所以昂貴,除了用料講究,身份高貴外,工匠們純手工的世襲工藝也極為關鍵。它就像獨家配方,秘而不宣。特別是一些制作難度比較大的瓷塑和瓷偶,它繁復的工序如同天方夜譚,需要一個工匠連續工作數日甚至數周才能完成。手工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不可復制性,可以說,每一件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傾注了人類特殊的情感。
不過,現在很多著名奢瓷在堅持傳統的同時,開始為現代生活創造全新的題材,它們往往會聯合世界上的很多設計師為其設計產品,給老品牌注入新活力。
推薦品牌:雅致瓷偶
來自西班牙的雅致瓷器是1953年由雅致三兄弟創建的。起初,它僅限于對歷史的闡釋,不久以后,雅致三兄弟制作出首批自成風格的作品,從最早的《芭蕾舞肖像》到《憂傷的小丑》,反映出由古典自然主義”到“現代自然主義”的延展,將新浪漫主義的懷舊與流行風格互相融合,從而產生了雅致作品廣受世人贊賞的特色。
據雅致亞太區總裁柯兆臨先生介紹,雅致瓷偶展現了人類的各種情感,無論畫面中的人物是誰,都流露出沉靜優雅的氣質,還稍帶一些憂傷的感覺。
作為西班牙的第三大奢侈品牌,雅致的作品無不是珍藏家的最愛。西班牙岡薩雷斯·馬蒂瓦倫西亞國家陶瓷博物館、俄羅斯圣彼得堡傳統博物館、西班牙巴塞羅那高地博物館等都將其作為收藏品,而其最出名的FANS莫過于肌肉猛男史泰龍和拉丁美女詹尼佛·洛佩茲了。
雅致作品以細部的刻畫見長,其中又以對“蕾絲”、“陽傘”和“花卉”的逼真工藝而全球聞名。比如以真正的西班牙蕾絲與薄紗為原料陶瓷“蕾絲”技術已經獲得了專利。對“花卉”的刻畫更是登峰造極,哪怕一朵只有2~3毫米的小花瓣都是純手工精制而成的。
雅致最便宜的產品也在五百元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上百萬元。
■主打產品
●精選系列
精選系列中最經典的作品要數《偉大前程》,其設計和制作燒制過程耗費了上萬個小時,是雅致最大手筆的制作。
●限量版瓷器
在所有雅致作品中,限量版瓷器最具收藏性。此系列作品,不僅制作技術復雜,過程艱難細致,且以限定數目發行。比如用瓷偶表現克里姆特創作的代表作《吻》,設計師采用無光釉,金色和赫色,配以綠藍,使人物的服裝顯得更加高雅,為整個瓷偶增添了抒情和夢幻的情調。
 |
癡狂理由2 高貴的皇族血統
瓷器是從中國傳到西方的,16~18世紀時,歐洲皇室貴族對瓷器的狂熱達到了極限。這也簇生了歐洲瓷器的誕生。18世紀,伯特格發明了瓷器,他本來在柏林專研煉金術,后來被阮囊羞澀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抓去煉金,以解決財務危機。深怕煉金不成,人頭不保的伯特格匆忙逃到薩克森的威騰堡,無奈當地捉襟見肘的選帝侯奧古斯都所需要的,正是一位逃亡的煉金師。伯特格在其他監工的勸勉下,著手他感興趣的陶瓷制作上,終于在1708年,發明歐洲白瓷。
由于瓷器在歐洲十分珍貴,因此從事瓷器生產的家族都受到了很高的榮耀,而且大都能延續至今。比如英國的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1887年,它的創始人漢瑞·道爾頓成為第一位被授予騎士爵位的瓷器藝人;1984年,它成為第一個被帶入太空的瓷器(“發現號”宇宙飛船)。其他諸如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的赫倫(Herend)、德國的羅森泰爾(Rosenthal)等古老品牌,都是帶有濃厚皇家色彩的御用“瓷廠”,曾受到維多利亞女皇、拿破侖欽點選用,并與皇室結下不解之緣。
推薦品牌:GIEN
上個月,GIEN陶瓷在北京燕莎友誼商場開了其在中國的第一家專賣店,將法式陶瓷的精致與浪漫帶到了中國。這個創立于1821年,如今已經成為法國頂級奢侈品的品牌最大的特色是將傳統的陶瓷工藝升華為藝術。一般售價從千元到幾十萬不等。
早在1865年,GIEN就開始為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皇室家族、宮廷衛隊、親王世家以及名門望族提供精美奢華的餐具瓷器。1949年,GIEN還為當時的法國總統樊尚·阿里奧爾設計名為Rambouillet的餐具系列,現在仍然是熱銷的產品。
主打產品
經典傳統系列
該系列創作靈感來源于盧昂(法國第五大港,著名文學家福樓拜的出生地)、苔夫特(荷蘭西部古城,中世紀時期以亞麻織物和陶瓷器聞名)等古城的典雅傳統;另一方面GIEN也吸取一些新潮前衛的創意,為古老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藝術收藏系列
該系列極富裝飾性,是全手工繪制的瓷器,集中體現了GIEN品牌的高貴優雅,其中GIEN經典系列的限量版套裝,更是深受收藏家們的追捧。
 |
癡狂理由2 高貴的皇族血統
瓷器是從中國傳到西方的,16~18世紀時,歐洲皇室貴族對瓷器的狂熱達到了極限。這也簇生了歐洲瓷器的誕生。18世紀,伯特格發明了瓷器,他本來在柏林專研煉金術,后來被阮囊羞澀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抓去煉金,以解決財務危機。深怕煉金不成,人頭不保的伯特格匆忙逃到薩克森的威騰堡,無奈當地捉襟見肘的選帝侯奧古斯都所需要的,正是一位逃亡的煉金師。伯特格在其他監工的勸勉下,著手他感興趣的陶瓷制作上,終于在1708年,發明歐洲白瓷。
由于瓷器在歐洲十分珍貴,因此從事瓷器生產的家族都受到了很高的榮耀,而且大都能延續至今。比如英國的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1887年,它的創始人漢瑞·道爾頓成為第一位被授予騎士爵位的瓷器藝人;1984年,它成為第一個被帶入太空的瓷器(“發現號”宇宙飛船)。其他諸如丹麥的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的赫倫(Herend)、德國的羅森泰爾(Rosenthal)等古老品牌,都是帶有濃厚皇家色彩的御用“瓷廠”,曾受到維多利亞女皇、拿破侖欽點選用,并與皇室結下不解之緣。
推薦品牌:GIEN
上個月,GIEN陶瓷在北京燕莎友誼商場開了其在中國的第一家專賣店,將法式陶瓷的精致與浪漫帶到了中國。這個創立于1821年,如今已經成為法國頂級奢侈品的品牌最大的特色是將傳統的陶瓷工藝升華為藝術。一般售價從千元到幾十萬不等。
早在1865年,GIEN就開始為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皇室家族、宮廷衛隊、親王世家以及名門望族提供精美奢華的餐具瓷器。1949年,GIEN還為當時的法國總統樊尚·阿里奧爾設計名為Rambouillet的餐具系列,現在仍然是熱銷的產品。
主打產品
經典傳統系列
該系列創作靈感來源于盧昂(法國第五大港,著名文學家福樓拜的出生地)、苔夫特(荷蘭西部古城,中世紀時期以亞麻織物和陶瓷器聞名)等古城的典雅傳統;另一方面GIEN也吸取一些新潮前衛的創意,為古老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
藝術收藏系列
該系列極富裝飾性,是全手工繪制的瓷器,集中體現了GIEN品牌的高貴優雅,其中GIEN經典系列的限量版套裝,更是深受收藏家們的追捧。
 |
其他奢瓷
威基伍德瓷器
英國還有一個著名瓷器品牌是威基伍德(Wedgwood)。威基伍德除了日常用的瓷器,還有不少有歷史典故的瓷器。威基伍德是英國瓷器之父,其在歐洲瓷器發展史上的地位僅次于德國人伯特格爾,他生產的瓷器也被譽為“女王陶瓷”。
現在的威基伍德瓷器,普通產品就要賣到8000元一套。它的限量版寶貝,比如阿拉伯系列,全世界只有100套。而最珍貴的“酒神節座架與水晶碗”,原版早被收藏在博物館中,復制版全世界只有10套。
皇家哥本哈根
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是公元 1775年丹麥皇太后茱莉安·瑪莉為制作皇室用品及贈品而特別設立的御用瓷廠。傳統北歐手工藝融合東方瓷繪風格,獨特而典雅的造型設計是丹麥引以為傲的國寶。“丹麥之花”系列最便宜的咖啡杯要26900元!一對紅茶杯要 11萬元。
知識鏈接
歐洲瓷器發展簡史
 |
16世紀起,歐洲航海業獲得空前的發展,來自東方各國的珍貴文物,源源不斷地運至歐洲各國,尤其是光潤柔美的硬質瓷器,更為王公貴族所珍愛,致使瓷器的價值超過了黃金,瓷器已成為地位和財富的象征。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掀起了競相仿制中國瓷器的熱潮。但是,制瓷技術相當復雜,要想成功絕非易事。然而終于被一位從未接觸過制陶業的逃亡煉金術師發明了歐洲瓷器。他就是約翰·弗里德里西·伯特格(1682~1719)。伯特格于1709年3月燒制出歐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接下來的五十年,歐洲的瓷器中心轉移到德國Meissen地區,而這一時期生產的瓷器也成為了目前收藏家所尋覓的珍品,圖為當時Meissen地區茶壺中的精品,其制作于十八世紀二十年代,相比前面的一個茶壺,其在繪畫工藝上更加講究,因而其在2000年的拍賣中以14300英鎊成交。
十八世紀中期,歐洲制瓷業的中心從Meissen轉移到法國,當時法國的Sesvres瓷器廠是歐洲著名瓷器生產中心。進入十九世紀之后,歐洲瓷器工業的中心從法國轉移到了英國。英國的普利茅斯、切爾西等地因形成大規模的生產瓷器而聞名。當時的歐洲瓷器生產基地的變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其是歐洲瓷器從軟瓷向硬瓷發展的標志:從1709年以后,雖然歐洲已能仿制中國德化白釉瓷和孔雀釉瓷,但火度較低,仍屬軟瓷。而當時英國就是在十八世紀通過仿造中國的德化瓷而發展出硬瓷。
到了十九世紀的下半葉,當時英國的瓷器已經開始逐漸由生活用品轉換到裝飾用途,在1851年倫敦舉行的瓷器展覽會上,英國的瓷器已經開始出現了這種變化。而這一時期,歐洲其他各國的裝飾瓷器也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