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修復“樓蘭第一甕”
新疆修復“樓蘭第一甕”
新疆修復“樓蘭第一甕”
經過精心粘對,一個高80厘米、直徑70厘米的夾沙紅陶甕近日重新恢復風采,這件由200多片殘陶片復合的“樓蘭第一甕”是截至目前樓蘭地區利用殘片恢復的最大陶甕。
“以前曾發現過更大甕的夾沙陶片,但都因殘片太少而無法復原?!毙陆鸵艄忝晒抛灾沃菸墓芩L覃大海說,2005年5月,文管所工作人員例行對羅布泊地區進行巡查時,在著名的樓蘭古城「三間房」西南500米處,意外發現了一片非常集中的夾沙紅陶碎片。“殘片非常集中,口沿、底兒、腹都在,從顏色、厚度看,應該可以恢復?!?
工作人員共搜集了近200片殘片,占最終恢復完成甕身的60%。在修復過程中,文管所工作人員又兩次返回陶片發現地,尋找剩余殘片。修復工作從今年年初開始,歷時近8個月。承擔主要修復任務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副所長牛耕說:“這是目前樓蘭地區利用地表殘片恢復完成的最大陶甕,僅粘合對接就用了20瓶特制膠水。”
據了解,夾沙紅陶生產和大量使用于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在樓蘭考古發現中夾沙陶片殘存量巨大。覃大海說,從樓蘭地區的考古發現看,陶甕在當時應用非常普遍,主要是用來裝糧食、水,或者用來釀酒?!皬倪@件恢復的大甕體積看,當時應是手工捏制完成,再用慢輪修整的?!?
舉世聞名的樓蘭古城位于新疆羅布泊西部,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樓蘭古城最著名的建筑遺址為城中的“三間房”,系土坯壘砌而成,坐北朝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