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
營造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
營造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
時間:2006-08-09 16:30:00 來源:浙江藝術網
市場
> 營造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
 |
2006年7月的炎夏,浙江安吉縣山川鄉活躍著一群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青年學子。作為2006年全國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小分隊的成員,他們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履著“藝術為社會主義服務、藝術為人民服務”的“二為方針”,實現著“營造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的夢想。
中國美術學院在新農村建設實踐服務方面起步比較早。2004年7月開始,中國美術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就以位于浙江西部的衢州為切入點,深入各縣(區)、鄉鎮,以美院學生獨特的藝術方式和創新的藝術思維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這給之后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起了個好頭,也讓中國美術學院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五化:即長期化、陣地化、項目化、課程化和專業化。美院還專門成立了新農村社會實踐專項經費。
談及此次社會實踐的選址,中國美術學院學生會副主席、實踐團團長湯菡告訴記者:“此次新農村建設暑期社會實踐服務活動之所以選址安吉是因為我們在前期做了大量充足的準備工作。2005年美院藝術設計系的部分師生就先行到山川鄉進行社會實踐,幫助山川鄉推薦自我,建設富有個性的形象和網絡名片,進行山川鄉人民政府標志及網頁形象設計大賽,自此,以大竹海而聞名的這個竹之鄉——秀麗的安吉縣山川鄉正式成為了中國美術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通過標志及網頁形象設計大賽,為山川鄉設計了充滿竹鄉韻味的統一對外宣傳標志和網頁,不僅受到了山川人民的歡迎,更為此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此次中國美院“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以山川鄉作為實踐基地,實踐內容涉及服務新經濟、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這三大內容,將實踐團成員分為了建筑設計、環境設計、網絡設計、文化采風、媒體宣傳、形象包裝等六個專業小組進行服務活動。實踐活動配合當地“環境綜合整治,創建綠色家園”的決策,對山川鄉農村村落的規劃、農戶室內與庭院、公共場所設施、門戶網頁、整體形象的VI等進行設計,并拍攝制作山川鄉旅游主題形象宣傳片。通過開展這些實踐服務活動,把一種結合當地實際的新的設計理念引入農村。本次赴湖州安吉山川鄉新農村建設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還將深入山川鄉臨近鄉鎮,以書畫、攝影等方式進行全面采風,并利用之前學生書畫作品展賣所得的部分經費購買了一批書籍贈送給當地政府,幫助當地建立文化、科技、衛生的新農村文化站。
實踐團出征前不久,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周國富蒞臨中國美術學院給學院師生作關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形勢報告。他強調,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項十分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必須高度重視,科學規劃,精心實施,努力建設既能體現浙江歷史文化傳統特色又能體現現代文化風格的新農村。這給美院的師生以極大鼓舞。
在實踐的過程中,實踐團成員積極與專業課程相結合。以建筑設計組為例由建筑系主任王澍教授領銜、主持三峽豐都鬼城搬遷設計的李凱生博士調研指導,建筑系專門申請了課題,把對山川鄉農村村落的規劃設計作為同學們的一段專業課程。將人員分為一村一組,共六組隊員深入基層進行研究與探討,真正體現了課程化與專業化。談及此次新農村建筑規劃項目,王澍教授表示,第一,應保證建筑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繼承當地建造傳統并作出觀念上的革新,并可以大規模推廣;第二,應該把鄉村建筑做成城市發展的參照物:中國傳統的院落式建筑,是一種和土地、和周遭的人聯系得更緊的生活方式,體現了和諧社會的理想;第三,應該探求、引導一種方式:什么樣的建筑形式對鄉村環境的影響破壞最小,成本最低,最節能,最保溫保濕,在維護上投入最少等,這些細節,都要扎根農村,而且是要一般鄉村工匠所能掌握的;最后就是提升審美。中國的鄉村曾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這里面既有美學的因素也有生活的因素,我們起碼可以在建筑上,提升鄉村的吸引力。目前美院師生與當地共同規劃的“環境綜合整治”設計藍圖也已投入建設階段,與山川人達成了初步的一致意見——做一個讓城里人羨慕的藝術村落。課題小組也將把此次的成果作為一件作品,參加明年的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在國際大舞臺上宣傳“新農村”,展現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談及藝術院校與新農村之間的互動,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傅肅琴表示,其實美院很多系、專業,像環藝、建筑、工業設計等,都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對于浙江的新農村建設都可以作點貢獻,而且,社會實踐還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并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也希望有需求的鄉村與美院聯系。
據了解,中國美術學院以赴湖州安吉山川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團為主的暑期社會實踐成果展也將于9月中旬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屆時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觀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