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賞現代鈞瓷
玩賞現代鈞瓷
玩賞現代鈞瓷
我喜歡收藏鈞瓷,尤其喜歡收藏楊志先生制作的鈞瓷作品。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楊先生的高超技藝,還凝聚了楊先生的心血。
提起楊志,喜歡現代鈞瓷的人并不陌生。50多歲的楊志是鈞瓷之鄉河南禹州市神后鎮的鈞瓷大師,現任楊志鈞瓷有限公司董事長。
河南禹州現存最早的《鈞州志》中說:“瓷窯在州西大劉山下。” “州西大劉山下”指的就是今天的禹州神后鎮。楊志從小對鈞瓷的興趣皆緣于這方水土的養育。1964年,17歲的他進入禹縣第一陶瓷廠(現禹州市鈞瓷一廠前身)鈞瓷試驗組,拜鈞瓷老藝人盧光東為師。在盧光東大師的言傳身教下,勤奮好學的楊志整日陶醉在自己的鈞瓷世界里。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楊志先后進入了河南省美術陶瓷培訓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陶瓷培訓班、全國陶瓷廠長培訓班深造學習。這期間,他繼承了鈞瓷生產中的釉、型、燒及成型設計中的造型、技法等工藝,特別是對鈞瓷傳統成型技法、轉輪手拉技藝,造型設計中線條與棱角、弦路與耳飾、貼飾等的學習頗為精深并有創新。
受玉器雕刻鏤空的活動裝飾耳環的啟示,楊志經過數次設計及燒成試驗,1973年成功創作了“雙龍活環瓶”、 “五孔活環瓶”、 “活環香熏爐”和高1.5米的“龍耳活環大瓶”,使活動的裝飾藝術進入了鈞瓷生產。而有名的“找媽媽”是楊志報送“國家工藝美術大師”的作品。
鈞瓷產品裝飾使用的石膏模子及拓瓷石膏模子,使用壽命短、損失大、成本高。1975年,楊志與鈞瓷名家劉富安經過反復試驗,成功研制出“錫制”模種,提高使用壽命100倍,創造經濟效益近200萬元。1984年,楊志、劉富安二人合作研制的“翠玉釉”榮獲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進步三等獎。用該釉裝飾的楊志作品“象耳尊”還榮獲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
1989年,楊志創建了屬于自己的楊志鈞窯有限責任公司。與此同時,他的鈞瓷事業也跨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2001年4月,應國家文物局、故宮博物院的邀請,楊志在“中國宋代五大名窯真品及仿品展”上進行手拉技術現場表演,并受聘擔任該展覽活動的專家委員會委員。2004年元月,楊志被授予“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5年5月,楊志參加了在杭州舉辦的“第五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示會”,獲特別榮譽獎。他的手拉傳統技藝和徒手拉法的展示,受到鈞瓷界的一致好評。2006年,楊志榮獲“五一勞動獎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