淵明逸趣描長卷
淵明逸趣描長卷
淵明逸趣描長卷
時間:2006-08-07 08:49:00 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名家
>淵明逸趣描長卷
 |
白描是中國畫中單純用線描來表現的獨立畫體。北宋李公麟以白描畫人物,掃卻粉黛,超然絕俗,被譽為白描高手。一卷由天津已故書畫家彭鈍夫所作的白描人物長卷《淵明逸趣圖》珍藏了七十余年,今朝展示,使我們再次領略了白描人物獨特的藝術魅力。
彭鈍夫幼嗜丹青,上世紀20年代初曾受金城指教,山水學“石谷”;花卉師“南田”。1924年南下赴滬,師從馮超然后眼界大開,從而轉益多師,山水法文、沈;人物師唐、仇,并上溯宋元諸家。在人物和仕女畫方面用功最深,歷經數年磨礪畫藝大進。他的白描長卷《十八羅漢渡海拜觀音圖》,氣勢宏大,線條洗練。白描人物長卷《淵明逸趣圖》也是彭鈍夫在這個時期最為傾心的力作。
《淵明逸趣圖》是根據《南史·陶淵明傳》繪成,包括采菊、題詩、撫琴、無酒、貫酒、漉酒、扶醉等十三個情節。人物情態刻畫生動傳神,精細入微,或沉思,或肅穆,或微笑,在須發和眉睫之間表現的意態畢具。那流暢洗練的衣紋線條和身姿神態,足具瀟灑澹逸的韻味。卷中所繪“五柳先生像”就是陶淵明。陶淵明著《五柳先生傳》對假想人物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況、表述自己的性格志向。五柳先生是一位“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的封建時代的知識分子。
1932年彭鈍夫返津,賣畫為生,媒體目為“海上名家”。不久便與陳少梅相識,并一見如故,書畫往來,情誼頗深。少梅非常關注上海畫壇的情況,喜歡聽鈍夫講一些海上畫家的逸聞趣事,目光中充滿了向往,他幾乎把鈍夫從上海帶回的精品畫作看了一遍,以感受畫中帶來的信息和優長。這其中白描人物長卷《淵明逸趣圖》最為所動。他曾展卷細覽,每有會意即默默點頭,觀罷合卷,驚羨不已。說道:“此卷精妙,傳神寫照,直逼龍眠,我當學?!彼终f:“我喜五柳先生率直”。少梅出身世家,歷經家境的興衰,對陶淵明性格的理解是深刻的。筆者愿追尋少梅當年的情感,取《扶醉圖》一節共賞析。(見圖)畫中陶淵明醉眼矇眬,倚坐竹榻,揮手向賓客告別,說道:“我醉欲眠,卿可去?!逼腿宿D身、欲收拾酒具,客人貌甚恭謹,雙手作揖,示以會意。《南史》給陶淵明寫傳,頌贊他:“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潛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湔媛嗜绱??!边@種真情真性的表露使人感到可親可貴,看似不難,卻不易得!
世相真偽相亂,“真”字尤為可貴,書畫作品更是如此?,F在少梅的畫值錢了,人們爭相收藏,真跡難覓,贗品漸多。聯想鈍夫先生當年寓居海上,不追逐市井媚俗,尊重傳統,潛心作畫,鄙視偽作。在鈍夫先生的遺作中,我們發現凡師法某名家之畫作,必題寫出處,并在款首鈐一方“實事求是”的篆書朱文小印。思維敏捷的鈍夫先生,這種率真的性格,不是同樣“鈍”得可親,“鈍”得可貴嗎?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