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發現歷史——攝影家丁和與記者對話文化追蹤之旅
用鏡頭發現歷史——攝影家丁和與記者對話文化追蹤之旅
用鏡頭發現歷史——攝影家丁和與記者對話文化追蹤之旅
時間:2006-08-05 17:09:00 來源:
名家
>用鏡頭發現歷史——攝影家丁和與記者對話文化追蹤之旅
 |
記者:眾所周知,西域在歐亞文化交流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您的鏡頭正聚焦于此。國學大師馮其庸先生評價您的作品不僅“美”而且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您對這點是怎么看的?
丁和(以下簡稱“丁”):說到文化內涵,還得感謝馮先生的教誨與啟發。我2003年第一次去新疆,穿越了羅布泊。當時拍了很多作品,自己很滿意,后來給馮老看了,他也很高興。但他希望我能把新疆這個選題深入做下去。他告訴我,新疆有非常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很多傳奇故事,而現在的攝影作品對這方面反映較少。當時我還不是很了解新疆,但馮老的話對我觸動很大?;仡櫮菚r的作品,內容、畫面、氣勢都可以。但換一個人拍,應該也能做到。五十年、一百年后再去拍,也只是光線不同,構圖不一樣罷了。它,還是它!它的生命沒有延續,讀者無法更深地“走入”其中。我希望能把藝術與文化融合在一起,挖掘畫面更深層次的東西,所以花了大量時間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也有了后來那么多次故地重游。
記者:在精神上走近新疆、走近西域之后,再踏上那片土地應該有不同的感覺了吧?
?。捍_實。西域的魅力,在于它豐富的歷史文化,而創作的激情,來源于作者的認知。想要全面表現西域魅力,不通曉它的歷史可不行?!敖缓庸食恰笔俏业谝淮蔚叫陆吹降牡谝蛔懦?。當時對它的感覺就是一個供旅游者參觀游覽的地方,景點很熱鬧。我爬上制高點,選定機位,測準光線,摁下了快門。沒有任何激動也沒有任何感想。后來才知道,交河故城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迄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西域璀璨的文明深深滲透在這古城的每個角落。那時我就發誓要重返“交河”!去年春節,我終于回到那里,且幸運地碰上了新疆30年未遇的大雪。積雪堆在斷壁殘垣上,交河故城愈發肅穆凝重。再次站在故城的高處,俯視這漢以來的官署衙門、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遺址,我根本無法抑制內心的激動與無盡的感慨,那批照片我特別滿意。
記者:您鏡頭里的西域讓人心馳神往,但西行拍攝的艱辛卻是常人很難忍受的。是什么支持著您花費這么多時間、精力執著在“西域”這個題材上呢?
丁:風餐露宿,長途跋涉是家常便飯呢!記得那次去和田安迪爾故城拍攝的時候,我體驗了平生最具挑戰的生命歷程和毅力考驗。導游和同伴都不見了,只有我一個人背著沉重的器材在沙漠里走。最后我拍到了余暉中孤獨但雄風依舊的安迪爾佛塔,那一刻心靈的喜悅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我享受那樣的感覺。再者,歷史不會等你。今日新疆與羅布泊的面貌與我剛去的時候已經有很大不同了。風化越來越嚴重,周圍的住民也不是很懂得保護。能抓住的只有當下。我們已經錯過了那么多年,今天只能依循著殘片想象昔日的輝煌。我不想等到連殘片都沒有了,去拍讓人心口沉甸甸的沙漠。
 |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