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畫壇記住了他
美國畫壇記住了他
美國畫壇記住了他
美國著名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不久前在頭條位置刊出新聞:曾任美國佛羅里達州錦繡中華特邀畫家、陶藝家、迪斯尼動畫電影制作公司高級畫家,現居佛州奧蘭多的自由畫家范新林,日前以丙烯畫《金色的白楊》贏得美國《國際藝術家雜志》“風景畫競賽”二等獎。《國際藝術家雜志》被當代藝術界視為“全世界最好的藝術家雜志”,其編輯、評委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亞洲,該雜志向全世界發行,在美國畫壇是極具影響力的專業藝術家雜志,其競賽作品從全世界征集,然后從數百件作品中評選出前10件優勝獎作品進入決賽,再從10件優勝獎作品中選出一、二、三等獎,每一次作品競賽競爭相當激烈。
該報道指出:“此次進入決賽的有來自全美國的6位畫家和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新西蘭的畫家,其中包括在美國畫壇頗具影響力的專業畫家。而范新林的作品以其深厚的功力,扣人心弦的美感,嫻熟的畫技,準確地抓住色彩和光影的敏銳感覺,讓美國西部風景的一瞬變成永恒的美,從而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除了這次以丙烯畫《金色的白楊》贏得美國《國際藝術家雜志》風景畫競賽二等獎,范新林水彩畫作品亦曾選入美國第九屆全美水彩畫競賽展覽,丙烯畫作品曾選入2002年和2004年美國全美優秀油畫、丙烯畫展覽。”
由此,美國畫壇記住了范新林。
見到范新林是在夏日的北京。他應貴州師范大學的邀請回國講學路過這里。
范新林說,他是貴州人,少年時便酷愛美術。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他就因為繪畫才能而成為廠里宣傳隊的美術骨干,當年創作的一些歌頌紅色經典的作品,曾在省市甚至全國賽事里多次獲獎。“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文革”后第一年恢復高考,范新林就考入了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主攻美術陶藝。1982年6月,他的30余件陶藝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其中的23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這是“文革”后中國美術館收藏的第一批藝術作品,而且來自遙遠的貴州山區,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青年藝術家之手。這對范新林是多么巨大的鼓舞,從而也奠定了范新林的藝術起點。
1991年,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世界的大門向范新林敞開了。在文化部舉行的國際藝術交流活動中,范新林的70件極具中國特點的陶藝作品作為中國的外交禮品送往國外,同時有些作品還參加了在歐洲、亞洲舉辦的中國藝術展覽。
1992年7月,范新林的陶藝作品應加拿大溫哥華中華文化中心的邀請,赴加參加《華夏開工——中國傳統技藝薈萃展》,他帶去了30多件作品,并在展會當場表演陶藝。范新林那些具有濃郁中國鄉土氣息的藝術作品引起觀眾的熱愛,16件展品被當場訂購,即興創作的陶藝小品也被觀眾一搶而空。范新林現在談起當時的盛況,仍不無憾嘆地說:“那些作品是我多年的心血澆灌而成,每一件都是唯一的。看著觀眾如此喜歡我的作品,我的心里真高興。但是,由于我的作品剛與國際藝術交流接軌,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售價很低,只能算是讓那些作品與觀眾之間產生一種良好的互動關系了,也起到一些宣傳擴大影響的作用。”
1993年,美國佛羅里達“錦繡中華”主題公園邀請范新林赴美作陶藝展示表演,同時展出了范新林的30多件作品。展出期間,當地奧蘭多市政府看中了范新林的一件佳作《八首吉祥瓶》,決定收藏這件作品,并將這件作品永久陳列在市政大廳里。范新林雖然十分舍不得,但考慮到中美兩國的友誼,并征求了我駐外有關部門的意見,他獻出了這件作品。當范新林接過奧蘭多市市長贈與的銘刻有市長徽記的水晶獎品時,心中充滿一名中國藝術家的自信和驕傲。
在迪斯尼創作近千幅繪畫
1996年,美國迪斯尼動畫電影制作公司準備拍攝動畫片《花木蘭》,在全球搜尋東方繪畫藝術家。迪斯尼公司的藝術伯樂早已注意到范新林,迪斯尼公司聘請他為美國迪斯尼公司高級畫家,報酬豐厚,合同一簽5年,但有一個條件:在迪斯尼工作期間,所有創作的著作權歸迪斯尼,作者只有署名權。但他想去世界頂級電影制片公司去試一下,也希望讓更多的中國文化意識,融入這部美國人改編的中國題材電影中去。
范新林來到迪斯尼仿佛來到了藝術的海洋,任他遨游。寬敞的畫室、先進的電子設施、頻繁與頂尖藝術家的交流——范新林盡情吸吮著藝術的甘甜,揮灑著他的才能。僅模特寫生素描每周就多達60至70幅,一周有時要工作60個小時,一年的藝術創作與實踐比上大學四年還要多。范新林說,他抱著一種奧運精神,奮力拼搏,逐漸被美國的同行認可、欽佩。原來說的是5年合同,一路走下來竟干了8年。范新林在這期間參與創作了迪斯尼推出的《花木蘭》、《人猿泰山》、《金銀島》、《古佛狗》、《星際寶貝》、《熊兄弟》等動畫大片,創作了幾百幅繪畫。但這些作品都不屬于范新林,它屬于迪斯尼。這讓范新林心有不甘,他期望末來為自己多創作一些作品,開啟一名職業畫家的自由航程。
“我更喜歡的是教書育人”
今天,范新林在繼續從事風景肖像繪畫的同時,再次將他的陶藝撿起來,“兩條腿走路”。很多美國畫家和藝術愛好者想跟他學陶藝、繪畫,他已在佛羅里達找到了一處窯址,想搞一個訓練班。另外,作為貴州師范大學和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客座教授,他打算積極開展中美藝術交流,在中國也建立一個陶藝基地,“今后我更想的是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我更喜歡的是教書育人。”范新林這樣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