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百藝:陸子岡治玉
民間百藝:陸子岡治玉
民間百藝:陸子岡治玉
到目前止,前人治玉的名匠,當推陸子岡。
陸子岡,生當明代嘉靖、萬歷間,在世時就很有名。名畫家青藤老人徐渭(文長),曾對陸子岡治玉作品高度贊揚,寫詩道:“略有風情陳妙常,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鋒盡終難似,愁殺蘇州陸子剛。”這一條見于《蘇州府志》,此詩說明陸子岡是治玉的最高手,另外透露陸的作品纖秀玲瓏,脫盡人間煙火處,確是不凡。陸子岡當年的玉雕,以頭上的發簪最佳。和田白玉最多,雕成水仙形狀,又短又細的玉蘭發簪上,陸子岡有的還刻上篆書:“結好除慝,綰綽永保。”刀法入神,字跡具有古樸又秀麗的神采。
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傳世還有一柄白玉扇股,陸子岡雕刻的是唐寅(伯虎)的山水畫,被稱為絕品。
原故宮中,藏有陸子岡玉雕作品不少。但陸子岡玉雕件,具有鮮明的特征:首先,陸雕選料精嚴,多數是青玉,部分是白玉。但也不限于玉。其次,雕件最多是實用性器具,如發簪、文房用具及小件容器。再次,雕件盡量加以銘文,如四、五言詩句或韻語,富于文化內涵;從書法考察,工整雋秀。再有,銘款刻成印章形式,有兩字一陰一陽者(朱白文并用),字體篆、隸皆有,名章文字有三種:子岡、子剛,名后加“制”字。落款在不顯眼處,如下端、背面,底部,蓋內或器內。總之,子岡治玉極文雅。現今玉牌(玉墜)多新玉,圖文粗糙,甚至不合形制,絕非陸子岡所作。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