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認定和命名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河南認定和命名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河南認定和命名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
百歲老人馬巧枝幾十年如一日向村民講述的故事里,有著書本里沒有記載的珍貴史料;雙目失明的馬九信自彈、自唱的洪山調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滕派蝶畫傳人佟起來用自然顏料畫出的蝴蝶巧奪天工……這些純粹來自民間的文化絕技,近日由于“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調查認定和命名”項目的落實,將得以延續發展。
被命名的首批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包括民間故事家6名,民間戲師10名,民間樂師、歌手5名,民間舞蹈家5名,民間曲藝家11名,民間武術師6名,民間技藝師、工藝師、畫師32名,其他1名。
河南是民間文化資源大省。為了對瀕臨失傳的民間文化遺產進行有效搶救和保護,確保文化記憶和技藝的傳承和延續,使傳承人在地域文化品牌打造、文化產業開發、小康社會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自2005年6月以來,省委宣傳部、省文聯在全省開展了“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調查認定和命名”項目。各市縣依照統一要求,經過一年的努力,在認真盤點排查的基礎上,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傳承人調查申報工作。對每位傳承人候選人都形成了完整的文字、圖片、影像資料,經市縣黨委、政府推薦報省之后,由著名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在對候選人作出科學定性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認真評選后公布。
“河南是在全國最先開展這項工作的省份”,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夏挽群告訴記者。他認為,傳承人的調查與認定,對于搶救和保護民間文化遺產、開發文化產業具有重要意義(另參見7月6日本報1版頭條《河南:留住民間文化的根》)。
被命名的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備受鼓舞,他們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增強民族民間文化的保護意識,注重對所掌握精湛技藝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形式的挖掘、整理、研究與記錄,確保文化記憶和技藝的傳承和延續,做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忠實守望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