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失傳800年作品重現
阿基米德失傳800年作品重現
阿基米德失傳800年作品重現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古希臘大科學家阿基米德兩部曾經失傳八百多年的作品,近來在科學家以先進的“X光螢光分析技術”(XRF)處理之下,逐漸以更為完整的面貌重見天日。
這批接受現代科技洗禮的文件世稱“阿基米德重寫本”(Archimedes Palimpsest),原本是阿基米德多部重要數學著作的羊皮紙抄本,以希臘文書寫,近九十頁。但是在十二世紀末至十三世紀初的時候,一名僧侶竟然將羊皮紙上的原文洗刷刮除,再寫上東正教的祈禱文,阿基米德的著作從此變成一本祈禱書。
一九○六年,這本祈禱書在土耳其大城伊斯坦堡出現,有人注意到羊皮紙下方有當年沒有刮除干凈的數學文字,引起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海伯格注意,他親自前往伊斯坦堡,赫然發現這本祈禱書原來是阿基米德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早已失傳的《有關力學定理的方法》(簡稱《方法論》)與《史多馬奇恩》,以及原本只有拉丁文譯本的《論浮體》。
阿基米德在《方法論》中解釋他如何藉由力學工具來發展數學理論,運用分析幾何物體的不同切面與「無窮數」的概念,計算出物體的面積與體積,開啟了后世數學微積分(尤其是積分)的先河。《史多馬奇恩》則論述一種類似七巧板的古希臘兒童玩具,涉及幾何學與組合數學。
方法論與史多馬奇恩:重見天日
海伯格受限于當時環境與科技條件,無法對“阿基米德重寫本”做更完整的解讀,而且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本彌足珍貴的古籍一度消失,多年后才又出現在法國一名收藏家的公寓中。一九九八年十月,“阿基米德重寫本”在紐約的佳士得公司拍賣,一位匿名富豪出價兩百萬美金買下,并委托美國巴爾的摩的“華特斯美術館”典藏并加以復原。
這時“阿基米德重寫本”的狀況已經相當差,除了歲月的痕跡之外,多處扉頁滿布霉菌與蠟油,后人為防止散佚而涂抹大量膠水;更嚴重的問題是,廿世紀的善本書偽造者為了增添其“價值”,在其中四頁畫上拜占庭時代的宗教畫,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重制祈禱書又遭作畫:二度破壞
所幸古文物復原專家運用紫外光與數字圖象計算機處理等技術,耐心將“阿基米德重寫本”一頁一頁復原,填補百年前海伯格解讀的闕漏,并呈現多幅原作繪制的幾何圖形。從二○○五年五月開始,復原工作更是如虎添翼。加州史丹福大學同步輻射實驗室的科學家伯格曼想到,既然謄錄阿基米德論文的墨水中含有鐵,因此可以用直線加速器發出的高能X光,將墨水中的鐵原子激發出螢光,從而讓許多至今無法解讀的文字與圖形一一現形。華特斯美術館善本書籍部主任諾爾說:“這猶如從公元前三世紀(阿基米德的時代)收到一份傳真,真是令人興奮不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