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市場 價格顯現(xiàn)上升勢頭
古書畫市場 價格顯現(xiàn)上升勢頭
古書畫市場 價格顯現(xiàn)上升勢頭
時間:2006-08-04 14:41:00 來源:中國商報
市場
>古書畫市場 價格顯現(xiàn)上升勢頭
 |
今年春拍市場上,中國古代書畫顯現(xiàn)了上升勢頭。在中國嘉德、中貿圣佳、西泠印社等拍賣會上,中國古代書畫捷報頻傳,石濤的《蓮社圖》被拍至1177萬元,陸遠的《歲朝喜慶圖》以1650萬元成交……對此,藏家有欣喜的,有迷惑不解的,還有的人擔心這會不會是曇花一現(xiàn)。一些業(yè)內專家綜合分析了中國古代書畫在內地拍場上的表現(xiàn)后認為,相對于近現(xiàn)代書畫的起伏來看,中國古代字畫市場表現(xiàn)比較穩(wěn)健,后市應該還有很好的表
現(xiàn)。
上世紀90年代初,內地藝術品拍賣興起時,古書畫并沒有受到市場的關注,古書畫拍賣普遍流標多,成交價低。到90年代中后期,古書畫漸漸在市場上有所表現(xiàn)。1997年北京翰海推出北宋張先《十詠圖》,引起了海內外買家的極大興趣,結果北京故宮博物院以1980萬元力挫群雄競得《十詠圖》?!妒亪D》的高價成交,不僅創(chuàng)下了中國古書畫的最高價,也大大提升了中國書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價值。
之后,北京翰海乘勢而上,在1999年古書畫專場拍賣會上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果。該場拍賣會總成交額3260萬元,成交率高達91%,為以往少見,許多古代名家書畫紛紛創(chuàng)下佳績。如明文征明《落花圖并詩》100萬元成交,明董其昌《鵲華秋色圖》120萬元成交,明陳洪綬十開冊《花鳥》190萬元成交,明沈士充《仿宋元十四家筆意圖卷》338萬元成交,清王石谷《山水》110萬元成交,清傅山《草書》90萬元成交,清郎世寧十開冊《山水人物》300萬元成交,這些佳績的誕生令市場對中國古代書畫刮目相看。
去年年底以來,雖然中國字畫拍賣行情整體回落,但古代字畫卻在大勢走弱的態(tài)勢下顯得異常抗跌。如2006年春季拍賣中,中貿圣佳古書畫專場拍賣成交率達到74%,成交額1.09億元;嘉德的古書畫專場成交率為79%,成交額為8746萬元;北京保利古書畫專場成交率為63%,成交額為4927萬元;西泠印社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成交率為89.3%,成交額達5210.7萬元。
其中一批古書畫在市場上更是光芒四射,如在北京中貿圣佳拍賣會上,清陸遠的《歲朝喜慶圖》以1650萬元成交;清惲壽平的《載鶴圖》以1111萬元成交。在中國嘉德,明趙左的《溪山無盡圖》以1100萬元拍出;清石濤的《蓮社圖》被拍至1177萬元。在北京華辰,清八大山人的《山水》以1540萬元被買家收入囊中。在西泠印社,清王鐸《書法》以205.7萬元成交。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古代字畫的行情并非曇花一現(xiàn),其后市前景仍然十分廣闊。首先,收藏古書畫隊伍迅速壯大。近幾年,隨著人們購買力和鑒賞力的提高,許多藏家已不滿足于收藏當代名家作品,開始涉足古代名家作品的收藏。從拍賣場上看,這幾年參與古書畫競拍的人數(shù)明顯增加,競拍踴躍,充分說明了收藏古書畫的隊伍迅速擴容。
第二、古書畫存量有限,具不可再造性。俗話講“物以稀為貴”,由于中國封建社會戰(zhàn)爭連綿不斷,許多作品歷經滄桑才流傳至今。據(jù)有關人士統(tǒng)計,可供市場流通的古書畫僅約2萬件,這就決定了它的稀缺性,其價值也就可想而知。即使“老沖頭”(即舊仿舊,或仿同一時代,或仿上一時代的作品)也有一定收藏價值、歷史價值和鑒賞價值,有的還具有文物價值,因為其用紙、用墨、用色、用章以及藝術水準更接近真跡。
第三、玩古書畫可以提升藏家的收藏品位。眾所周知,中國書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因此收藏和研究古書畫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它不僅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和鑒賞水平。
第四、中國古書畫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由于各種原因,中國古書畫的市場價格還遠沒有到位。不要說同西方名畫相比,就是同當代名家作品相比也有距離。像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齊白石、李可染、石魯、潘天壽、高奇峰等近現(xiàn)代大家的作品,動輒數(shù)十萬、上百萬元,而許多古代名家很難同上述當代名家分庭抗禮。這種錯位現(xiàn)象是極不正常的。近幾年,中國古書畫逐漸走紅,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從中表明中國古書畫正在走價值回歸之路。
同時我們看到,一大批的收藏機構已經開始活躍在古書畫市場上,這讓人很振奮。有專家預料,未來中國古書畫將以迅猛的勢頭向國際藝術品市場沖擊。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