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市場縱深分析:今年郵市不歇夏
郵票市場縱深分析:今年郵市不歇夏
郵票市場縱深分析:今年郵市不歇夏
時間:2006-08-03 16:22:00 來源:新京報
市場
>郵票市場縱深分析:今年郵市不歇夏
 |
集藏運作是市場反彈的主要原因
今年的郵市進入傳統的“夏歇期”以來,并未表現出往年的委靡跡象,相反出現了一些明顯的拉動點。結合上半年郵市的整體走勢來看,持續低迷的市場開始有了復蘇跡象。
記者日前從馬甸郵幣卡交易市場了解到,老JT票在今年上半年表現不俗,帶動了同類型郵票的成交量。素以郵市風向標之稱的“庚申猴”則頻報高價,當前價格已近2200元,達到歷史最高價,而去年同期的價格僅1500元,1997年的高峰期也不到2000元。
另外,“梅蘭芳”小型張價格也已沖至最高,達38000元,去年同期為23000元。2003年和2005年的小版張價格止跌并逐步上漲,不少老票精品相比去年都出現了翻倍上漲。而市場價值最大的編型小型張的打折范圍開始收窄,不少好品種都從谷底的2.2元上浮至5.4元,面值8元的小型張《八仙過海》已從最低的3.2元漲至面值以上。
資深郵評家周鳳遲認為,盡管今年上半年市場沒有突破以往的運行趨勢,但總體的運行格局是近年來最為積極的。雖然“每年二三月份形成高點”的基本慣例未能如期而至,但在四五月份卻沒有出現大幅度跳水,且表現出相當積極的態勢,這在十年以來的郵市上都是沒有出現的情況。馬甸郵幣卡市場的資深郵評人楊曦認為,今年上半年的市場“有重新開始的感覺”。“這次郵市的反彈是由于集藏在運作。”中郵網首席執行官李國慶認為,“這次集藏的推動力無論是廣度、深度還是力度都是過去無法比的,所以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上半年郵市的復興跡象表明,政府相關部門組織的兩次集中銷毀工作已經初現成效,2003年以前的郵票和裝禎品庫存已經清倉,1000萬以下的發行量和縮小的市場流通量明顯對市場有所拉動。
■記者觀察
遏制炒新郵市復興
“炒新”這一郵市痼疾能否被有效控制,將極大地影響今后郵市的發展趨勢。
逢新必炒在此前的9年中一直對郵市危害不小,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規律。其結果就是將大部分集郵者套牢,而賺錢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炒新是郵市的癌癥”,強四達郵票社總經理王國說。禁止炒新是完全有法律依據的,因為郵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在半年發行期內,不準以高于或低于郵票面值的價格出售。
目前,郵票在發行環節中仍存在被操縱而產生的炒作炒新行為,通信郵票與集郵郵票合并為一,全部從窗口出售,通過正常使用消耗來使郵票實現增值,是當前最應該被關注、也是最徹底的解決方式。這也是記者在采訪多位業界人士時普遍提到的觀點。
郵市發展牽扯多方利益,好在相關部門已經采納意見并有了一定的實際措施,開始行使市場調節行為。如新郵銷售半年銷毀制的實行,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用政策制止炒新促使了廣大投資者觀念的轉變,也鼓勵了集郵者敢于將大把資金投向保值的老JT,真正實現為老郵品投資建倉的長線投資行為。
■聲音
“出現1997繁榮不無可能”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集藏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高峰論壇”上,“重振郵票市場”成為了焦點話題。在這個中國集藏文化產業領域舉行的第一次關于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的專項論壇上,業界人士對當前郵市的特點和發展表達了諸多看法。
●《集郵博覽》副主編殷潔章: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5月份,郵市一直在不斷地升溫。郵市不會衰敗下去,現在表現出來的行情已經印證了這一趨勢。
●強四達郵票社總經理王國:郵市將是未來幾年內潛力較大的投資市場,購買郵票本身就是投資和消費的雙重行為,這是一個發展趨勢。
●馬甸郵幣卡市場郵評人楊曦:現在社會中的閑散資金比較充盈,因此郵市投資的前景較為光明,出現像1997年那樣的繁榮也不無可能。但是從目前來看,郵市的調節作用非常微小,放量或需求在市場表現動蕩,調節作用幾近喪失。
●資深郵評人周鳳遲:下半年究竟走勢如何,政策力量比較關鍵。兩次銷毀的清單何時能夠公布以及中國郵政集團于10月掛牌,都將為市場提供一個透明的投資預期,這些都強化了投資者收藏、投資的心理。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