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之瑰寶、傳世收藏”。近日,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國寶中精選出的200多件書畫、瓷器精品的仿制品在湖南長沙正式展銷,引起眾多收藏愛好者及書畫愛好者極大的興趣。 據(jù)代理此次展售的東方之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曾彪介紹,三天時間內,便有20余件國寶仿品被購走,其中售價達到12600元的青花鳳尾尊瓷器更已售罄。 據(jù)了解,這些國寶仿品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分別從館藏、院藏藏品中精心挑選后,組織多位文物、造紙、紡織、印刷、美術等相關領域的權威和專家,歷經數(shù)年的潛心鉆研,運用現(xiàn)代高科技制作工藝復制完成的,仿品無論從材料、細節(jié)到神韻都十分考究,纖毫畢現(xiàn),足可亂真,且每件仿品最多不超過100件,屬絕版限量發(fā)行,定價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專家介紹,這些高仿品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權威性,仿品全部由國博及故宮博物院首次推出,因此不同于民間的簡單復制,而是完全參照珍貴原作,專家親力親為,全程參與,幾可亂真;二是全球限量絕版發(fā)行,故宮博物院仿品每件加蓋“故宮博物院監(jiān)制”印章,國博仿品中,古畫上有如人民幣上的防偽標志,瓷器則采用“雙款識”,即有國博手工加蓋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章,以及此次所有高仿品都有的絕版限量編號;三是所仿原作價值連城,每件都是珍品,要么是“孤品”,要么就是聞名遐邇的傳世之作,很多原件基本不向社會展出,如國博的20幅古畫中,鄭板橋的《華封三祝圖》,被徐悲鴻稱為“仇十洲以后中國畫壇第一人”的海上畫派領袖任伯年的《梅雀圖》,“清初四高僧”八大山人朱耷的《雙鹿圖》等,都是借此次仿品展售才首度與世人見面。 曾彪介紹,鑒于原件極其珍貴,大部分為故宮博物院和國博的“獨家收藏”,基本上是“養(yǎng)”在倉庫里,不大拿出來展示,因此收藏愛好者和書畫愛好者希望推出仿品,以滿足人們的收藏、鑒賞需求,同時一些書畫作品還推出了價格適當?shù)男〖缕?,以供愛好者學習臨摹之用。 其實,收藏高仿真品早已被公認為是一種藝術收藏形式,國際上各大博物館和著名私人收藏家也都有收藏復制品的傳統(tǒng)和習俗,而他們在進行原作展覽的同時,也總會按慣例制作一些著名文物的仿真品對外發(fā)行。 專家認為,好的仿制品同樣存在較高的投資和收藏價值,尤其此次故宮博物院、國博推出的這些“仿舊如舊,幾可亂真”的國寶級文物高仿品,因原件極其珍貴,加之復制工藝精湛,又是限量絕版發(fā)行,因此收藏價值極大,日后市場增值潛力也相當可觀,必將為收藏界帶來新的風氣。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