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收藏系統的缺失
當代藝術收藏系統的缺失
當代藝術收藏系統的缺失
在剛剛結束的“嘉德”秋拍中,青年畫家劉小東的《兒子》以198萬元的天價成交,比五年前的15.4萬元成交價漲了十倍。面對藝術市場的火爆形勢,一些頭腦清醒的專家學者并不樂觀。他們擔心,一旦市場泡沫過去,許多作品的價格將會大幅回落。
曾任聯合國教科文基金會藝術獎評審、現為尤倫斯基金會主任的費大為先生對中國當代藝術一直十分關注,在與筆者交談時,針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目前的狀況談出令人深思的見解。他說,中國藝術家大多數不會區別收藏家和倒家,很多人滿足于價格的上漲,以便互相攀比。他們沒有更長遠的眼光去對待自己的藝術與社會的關系。看一個藝術家創作的成就和重要性,主要不是看他作品的價格,而是看他在哪里展覽,和哪些人合作,被哪些收藏家和機構所收藏。開一個收藏者名單比開出一個價格表更容易說明你的重要性。因此許多西方的畫廊或者藝術家不會隨意把自己的作品賣給他們認為不夠好的買家。
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看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為國際市場最近普遍看好。西方的作品漲價也很瘋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中國藝術品的買賣。其次,是因為有很多人認為中國藝術品和西方相比價格相對還是比較便宜的,還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第三,西方的很多倒家估計,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可能會出現,這將會支撐未來的市場價格,不會使之立刻跌落。正是這些期待支撐著對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狂熱。但是在我看來,這些期待都包含著很多一廂情愿的因素,因而具有很大的冒險性:一,西方的市場狂熱是一個一時性的現象,肯定將會經歷回落的過程。這個回落也會影響到中國當代藝術的買賣。二,中國當代藝術的價格雖然便宜,但是其質量和西方當代藝術有很大距離;三,中國國內收藏系統遠未成熟,在中國能否形成一個穩定的當代藝術的收藏系統以及市場是極不肯定的推斷。我們可以看到,當代藝術在日本、韓國的國內市場均是很不成功的。中國能否成功跨出這一步,其前景目前尚不明了。四,不少中國藝術家不遵守市場規則也是在國際市場上有名的。這些現象使得很多專業的收藏家對收藏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望而卻步。
費大為說,中國一些藝術家不太遵循市場規則,損害了他們的市場形象。比如說一件作品保證只有幾個版本,實際上會做得更多。有的藝術家會稍稍改變一下作品尺寸,把同一件作品再一次投入市場。有的藝術家隨意改換自己作品的價格。同時,一些畫廊也同樣不遵守規矩。他們拿了藝術家的畫根本就不還,賣掉了多少錢也不跟藝術家說實話。這些事情都使得藝術家和買家、藝術家和畫廊之間的信任感受到嚴重的損害。
費大為特別強調,國內目前尚未引進一個重要的機制,即“文化保護人”的機制。這是在商業機制以外的另一個支持文化的機制,屬于非贏利的獨立運營的機制,它的存在使得商業判斷之外的藝術活動得以存活和發展。國外無數個美術館和基金會即屬于這個機制中的環節。中國目前尚無文化保護人的概念,文化正在變成一種“產業”,或者是商業活動的一種花邊裝飾,這種情況將會深刻影響到中國當代藝術的獨立精神。
談起收藏的成功經驗,費大為認為,尤倫斯基金會有自己的奧秘。費大為介紹說,尤倫斯的收藏第一不趕時髦,第二不跟市場走。
收藏無非就是用“錢”去換“靈感”、買作品,我們已經清楚看到中國當代藝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走進市場后所帶來的種種副作用。所以,這錢怎么用得能夠有助于創作的提升而不是相反,如何“用錢來抵消錢的副作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收藏不僅是一樁買賣,更重要的是,你為什么要收藏這樣的作品而不收藏那樣的作品,你用什么方式去收藏,你期望你的收藏對藝術產生何種影響?用什么方式讓藝術家能夠通過收藏而保持或提升其創造性,而不是減弱它?這都是我們在收藏過程當中要仔細思考的問題。我不愿意看到通過我的收藏工作而使得一些藝術家失去創作的靈感。我們將會推出一些特殊的收藏方式來鼓勵非商業性的作品。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推動者———尤倫斯基金會,在中國還不廣為人知。費大為介紹說,尤倫斯基金會建立在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十幾年來對中國藝術收藏品的基礎上,2003年春天尤倫斯基金會在瑞士正式注冊,辦公室在巴黎,自2002年年底由我來主持整個基金會的工作。這個基金會的收藏包括中國古代書畫作品和中國當代藝術這兩個部分,擁有一千七百余件作品。這是世界上惟一的古代和當代藝術兼備的中國藝術品收藏,也是在中國當代藝術品收藏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大的基金會。尤倫斯基金會的學術委員會由世界上重要美術館策劃人組成,以保證收藏和其它學術活動的質量。我們的工作內容不僅是建立一套有質量的收藏,而且還計劃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創作營造更好的條件,使得觀點討論、創作、收藏、展覽之間產生一種良性循環。目前我們的工作分為三大塊:一是收藏工作,二是繼續在西方做介紹中國當代藝術的展覽,三是在中國國內的項目開展。這三項工作都是和建立一個更加有活力的創作平臺有關。
尤倫斯基金會成立兩年多來,已經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調整了收藏的方向,并大大擴充了收藏。其次是與歐洲的重要美術館合作實現了兩個大型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覽。在上兩屆威尼斯雙年展上,我們分別贊助了10萬美元給參展的中國藝術家。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的主要工作除了繼續收藏以外,還會繼續與一些專業機構合作制作各種展覽或學術活動,并把我們的收藏和展覽活動擴大為全球性的范圍。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