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檔案:十詠圖
國寶檔案:十詠圖
國寶檔案:十詠圖
我本期節目給您介紹的這件國寶,是中國北宋時期一位江南才子的畫作《十詠圖》,它的作者是浙江湖州人,名叫張先。據說他一生只畫過這一幅《十詠圖》。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吧,此畫后來成為皇室的珍貴收藏,受到歷代名家的高度評價,被譽為世間孤品、國之瑰寶。但是,這幅畫在二十世紀初年卻不知所蹤。半個世紀以后,它突然又出現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95年的秋天,中國著名的古文物一條街北京琉璃廠像往常一樣,擠滿了前來淘寶的人群。這一天,北京文物公司辦公室的門被悄然推開,一位神秘的客人走了進來,只見,客人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幅畫對秦公說,我手里有一幅古畫,想了解它的價值,您給看看好嗎?
秦公是我國碑帖、書畫等方面的鑒定專家,曾發表過《秦說碑帖》、《寫意畫與文人情懷》、《中國石刻人觀》等專著論文50多種,百萬余字,一生為國家收回幾十件國寶。
秦公剛剛打開畫的卷首部分,便驚呆了。他敏銳地感覺到,眼前的這幅畫,是一件極其珍貴的文物,秦公不由得激動起來,扶畫的手有些擅抖。持畫人忙問,這幅畫是不是很珍貴呢?秦公便實事求是地回答道:這幅畫很可能是著名的《十詠圖》,是北宋詞人張先根據其父張維的10首詩作出的畫,畫面卷首部分的內容應該是張維第一首詩中描繪的情景。
秦公正興奮之中,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只見客人把畫卷起來,不讓秦公看了。看到持畫人顧慮重重的樣子,秦公勸他把畫留下來,以便請專家做出進一步的鑒定。但客人還是帶著《十詠圖》匆匆離開了。眼看就要與國寶失之交臂,秦公心急如焚,他多么想為國家留住這幅畫呀!
夜深了,秦公辦公室的燈光依然亮著。秦公找來有關《十詠圖》的資料,史料記載,《十詠圖》原本珍藏在紫禁城的,怎么會流失到了民間的呢?
清王朝滅亡以后,溥儀開始以“賞賜”其弟溥杰為名,趁溥杰、溥佳二人每天上午進宮陪他讀書之機,盜運國寶,若干年后,人們清點故宮遺產,從登記清單上查到,《十詠圖》也在其中。
溥儀充任偽滿洲國傀儡皇帝后,《十詠圖》等國寶偷運到了長春偽皇宮,其中古籍和書畫部分,整箱置于偽宮東院的圖書樓,稱為“小白樓”。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日本戰敗投降,溥儀倉皇逃往通化的大栗子溝。偽皇宮改由所謂的“國兵”把守,他們開始將輕便的財物盜出,由暗偷到明取,直到哄搶,小白樓千余件書畫被瓜分殆盡。《十詠圖》隨大量的珍貴書畫也散落民間。
事隔50年,《十詠圖》神奇再現,真是萬幸,應該不惜代價收購,讓國寶回歸它的老家北京故宮博物院。想到這里,秦公一次次地去找到持畫者,告訴他根據國家的有關文物政策,解放前失散的故宮藏品,歸收藏者所有,《十詠圖》如果進入拍賣市場,持畫者的利益可以得到保證。
終于, 持畫者的顧慮被打消了,他同意將這幅畫進入鑒定和拍賣程序。
原北京文物公司總經理秦公先生說服國寶《十詠圖》的持有者將此畫拍賣并請有關專家進行鑒定。全國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啟功和副主任徐邦達先生,書畫鑒定專家謝稚柳、劉九庵、傅熹年等專家,對《十詠圖》進行了認真嚴謹的鑒定。那么,幾位專家得出了什么結論,《十詠圖》是不是北宋詞人張先的真跡呢?
1995年秋的一天,北京一個容納800人的拍賣大廳座無虛席,連走廊過道也擠滿了人。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新代表故宮參加競拍,坐在競拍席上,表現出胸有成竹的神態。國家文物局和北京文物局的領導也出席了,徐邦達先生來助威了。拍賣師宣布了起拍價,現場競爭立刻激烈起來。
有人提出,張先一生從沒作畫,到晚年卻畫了這幅上乘之作,這說不通,此畫應該是北宋人代筆之作。有的專家卻認為,古人做畫能夠流傳下來的確實稀少,有的真跡已無蹤影,只有摹本在世。張先也許做過很多畫,但《十詠圖》是唯一流傳至今的作品。
徐邦達是書畫鑒定界的大家,人送雅號“徐半尺”。意思是說他獨具慧眼,鑒定書畫時,常于畫軸展開半尺之際,已辨出真偽,故海內外還稱他是“華夏辨畫第一人”。可是,面對這幅《十詠圖》,徐邦達先生卻十分慎重。
張先是江南才子,一生著作頗豐,有《安陸集》100卷行之于世,是北宋時期與柳永齊名的著名詞人。現在,張先的詩詞廣為人知,可人們對他的畫卻知之甚少。據說,張先生平僅作一畫,可僅此一畫,卻也能讓他在畫界占有一席之地,這幅畫便是《十詠圖》。關于這幅古畫的記載,出自南宋人周密著的《齊東夜語》。周密在這本著作的卷十五和卷八“張先十詠圖”條目中寫道,先輩收藏了一幅《十詠圖》,這幅畫是浙江吳興(今湖州)人張先畫的,畫是張先根據他父親張維寫的十首詩繪制的。
徐邦達先生在考據文章中最后寫道:“總之,此卷一切均無破綻可疑之點,必為真跡。”
鑒定會的結論是:畫卷具北宋繪畫的典型風格,并有北宋賈似道、南宋陳直齋、元鮮于樞等名家題記,此畫屬清宮流失的北宋上乘畫作,是張先的真跡無疑。至此,懷疑之論塵埃落定。
鑒定小組立即把這一結果報告給了國家文物局,并建議國家購買此畫。國家文物局很快做出批復,同意此畫進入拍賣市場,同時做出“本拍賣品僅限于境內博物館、國有企事業單位競買”的限定。對于此次拍賣,國家文物局特別重視,并撥出專款,要求故宮博物院志在必得。那么,在緊張激烈的拍賣會上,《十詠圖》拍賣價格是多少?又到底是誰最終購得了《十詠圖》呢?
拍賣會上由我代表故宮參加競拍。國家文物局和故宮下了決心,不管花多大的代價,也要讓《十詠圖》回到故宮老家。于是拍賣會場出現了感人的局面,參加競拍的代表有人喊起來:不要競爭了,把畫留給故宮吧!就這樣,故宮博物院把《十詠圖》重新請回了故宮。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