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市場不變法則
誠信:市場不變法則
誠信:市場不變法則
2005年是令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極為振奮的一年,全年拍賣總成交額17.6億元人民幣的驕人成績比2004年的12億元成交額增長了近五成,在全球藝術品收藏投資熱的大背景下,中國嘉德的行進步伐也變得更加沉著而堅定。寇勤是中國嘉德這艘重型驅逐艦的大副級的靈魂人物。2006年中國嘉德春拍在即,筆者與他進行了一次聊天式訪談,解析中國嘉德的競爭策略和未來的發展戰略。
競爭是市場化語境下永遠不能回避的課題,中國嘉德在成立以來的十余年間,一直身處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今天面對雨后春筍般涌現出的新的同業競爭者,嘉德的態度也顯得氣定神閑。“競爭激烈與否不完全取決于拍賣公司的數量,而在于對手的競爭能力。目前,國內拍賣行業的格局并非隨著拍賣公司數量的增加而改變,也沒有因為十幾年的競爭過程而有絲毫弱化。相反,國內拍賣公司正發揮各自不同的特色,在市場上爭取自己的立足之地———綜合性、項目的完整性、某些項目的超前性,在競爭中自然形成各自的優勢和格局。”面對國內拍賣公司整體規模過速膨脹的說法,寇勤如是理解,“在這種意義上,對藝術品拍賣企業數量的判斷應更慎重。外資進入中國并非是可怕的事,拍賣公司數量增加也非市場無法承受,單純從市場競爭角度講,一定是優勝劣汰、資源組合的長遠趨勢。當外界認為藝術品拍賣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趨利目標時,蜂擁而至是阻攔不了的,任何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到了某個階段,許多現象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與相對合理性,這種趨勢很難阻擋,最終只能靠市場調節。市場資源有限也是相對的,隨著行業整體發展會帶來新的資源,新的藏家和藏品都會不斷涌現;隨著拍賣公司增加,也增加了外界對拍賣行業了解的幾率,對擴大宣傳還是有利的。從辯證的角度看,食客多了,人氣旺了,蛋糕也有可能變大”。寇勤笑言,“不恐多,只怕亂”。
或許歸咎于去年春季拍賣的超現實的火爆,拍賣業中出現了一些“三角債”關系,許多人參與拍賣的資金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圍,更有極端者將婚嫁買房的資金拿到拍賣市場,企圖趁拍賣的火爆,發藝術的橫財,流連在數家拍賣公司之間四處開花,造成資金周轉不暢,資金鏈斷裂,一些拍賣公司在這樣的關系中左右為難,競爭力不強的小型公司更是有苦難言。雖然這個現象在嘉德并不突出,但寇勤仍倡導同業,堅定秉持“公開、公平、公正”的經營原則,維護行業尊嚴,必要時尋求法律支持,大膽維護自身權益,以防范拍賣市場交易秩序混亂現象的膨脹。信守償付規則是藝術品交易這一被人們譽為“高雅行業”的最起碼的入場前提條件,不能遵守這個游戲規則的人只能被判出局。
嘉德的氣定神閑還源于他們對自身競爭力的清晰把握,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嘉德的領導團隊深知,對拍品專業精深的詮釋,良好有效的公關能力都是一家拍賣公司必備的素質,但如果喪失誠信,一切都無從談起。一個公司能夠長期立足和發展,說明它實踐了最初的追求品質、誠信經營的諾言。每個企業創立時的目標和口號都很重要,但關鍵要看結果,中介機構尤其如此。嘉德品牌的樹立,靠的就是十幾年來不斷追求誠信理念和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工作。嘉德競爭的長遠戰略在于誠信規范、重視人才和專業知識。這兩方面保持住并不斷更新,就會保持嘉德的不斷發展。拍品的質量是衡量拍賣公司品質的重要砝碼。寇勤認為,嘉德良好的知名度和商業品牌還得益于較長時間的積淀,許多藏家慕名而來,把嘉德作為委托拍賣或參與競投的首選。我們注意到,正是嘉德從最初的委托程序,直至拍賣后的結算過程都細心周到地為客戶設想,對拍品的成交價格預期和成交比率有清晰的判斷,才會憑實力留住并獲得更多的客戶資源。拍品的征集向來是嘉德的長期戰略,對重要拍品的長期跟蹤與合理配置,使嘉德幾乎每場拍賣都有精品出現而奪人眼球。
2005年,對嘉德來說是一個新的制高點,自身的拍賣檔次和拍品質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四季拍賣和郵品、錢幣、銅鏡拍賣已發展成為中型項目,瓷器、工藝品項目各自獨立,佛像專場、織繡專場、王世襄收藏專場等,都是嘉德新思路的有效探索和成功嘗試。在分析了一系列數據后,寇勤認為,藝術品市場所謂泡沫的含量并非傳言的那樣嚴重,2006年嘉德的第一場四季拍賣也幾乎保持了去年的水平。寇勤預言,對于嘉德來說,2006年會保持平穩的勢頭,春拍的總體成交水平較之去年不會有太大的起伏。他還表示,雖然市場走勢、行業格局仍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但中國嘉德的長遠規劃仍將是一個立足國內、面向國際的樂觀進取的藍圖。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