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在上個月被美國化妝品大王勞德以1.35億美元收購。近日,成都某報發表文章提出質疑,認為這幅“世界最貴的畫”可能是“世界油畫市場的一種泡沫”,并指出“克里姆特是當代藝術界中的二流大師”。對此,國內相關專家予以回應。關于價錢質疑:交易存在暗箱操作近日成都某報指出:“對這幅作品是否值這個價,業內人士認為,至少現在還不該到這個高度。即使此類特殊繪畫作品不經常出現在市場上,也不能炒到1.35億美元。”甚至尖銳地提出:“藝術品交易一直都有暗箱操作,出現這樣的高價也不能排除是一種把戲。”“《黃金畫作》(即《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此次的價格是此前一次拍賣的4.5倍,那些批評家、藝術館館長和學者的想法、感情,在事實面前都顯得那么卑微。”
專家:高端市場很難炒作
“這件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對于有70億美元家產的勞德來說,給他的博物館添顆明珠,這很正常。”榮寶拍賣公司油畫部主管武勁認為,一般來說,一個人拿出他財富的五十分之一來購買奢侈品,是可以接受的范圍。況且,收藏進入更高層次后,1.35億美元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用來抵稅、轉讓,這對一般人來說是陌生的。“藝術品越到高端市場,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越小。”武勁說,比如國內很難炒作張大千這樣大家都很熟悉的大師作品一樣,克里姆特已去世,藝術史上的地位已確定,沒必要、也沒有可能炒作他。“1.35億美元的天價,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畫家和買家共同創造的,和買家的個人喜好關系很大。”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王端廷教授認為,此前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以1.04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賣,其實并不能完全代表畢加索的市場行情,因為最能代表其“立體派”風格的作品《亞威農少女》畢竟沒有被拍賣。同樣,《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畢竟只是他的“訂單”作品,最能代表其藝術成就的象征主義作品不排除有更高的潛在價值。“藝術品拍出高價,有時就是‘討喜’藏家,并不一定是畫家最頂尖的創作。”武勁對此表示贊同。關于畫家質疑:作者是個二流大師成都某報還指出:“克里姆特的地位本身就讓人對價格產生懷疑。直到最近幾年,不論是在拍賣場,還是大部分藝術批評家和歷史學家的文章中,克里姆特還被認為是當代藝術界中的二流大師。”
專家:大師地位無可爭議
“大師就大師吧,還要給人家分個三六九等,這恰恰暴露了某些人的‘等級’觀念。”王端廷認為,“判斷一個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是否創造了別人未能企及的。”王端廷介紹,雖然象征主義并不是克里姆特獨創,但在奧地利,他的藝術成就無疑是數一數二的。“藝術品的認知、追捧肯定是有區域性的。就像很多英國人不知道齊白石、張大千,中國人不了解克里姆特,很正常。”武勁認為,克里姆特的大師地位是毫無爭議的,其藝術成就并不低于畢加索。信報記者孫玉潔今年6月,奧地利著名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以1.35億美元被化妝品巨頭羅納德·S·勞德收購,創下迄今單幅油畫最高拍賣價紀錄。之前保持這一紀錄的是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的名畫《拿煙斗的男孩》,它曾于2004年5月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以1.04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賣。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的畫中人是奧地利制糖業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畫作中,阿黛爾身穿一件黃金衣服,儀態優雅、眼神迷離,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飾一只殘疾的手指。
1.35億美元名畫是否炒作
1.35億美元名畫是否炒作
1.35億美元名畫是否炒作
奧地利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在上個月被美國化妝品大王勞德以1.35億美元收購。近日,成都某報發表文章提出質疑,認為這幅“世界最貴的畫”可能是“世界油畫市場的一種泡沫”,并指出“克里姆特是當代藝術界中的二流大師”。對此,國內相關專家予以回應。關于價錢質疑:交易存在暗箱操作近日成都某報指出:“對這幅作品是否值這個價,業內人士認為,至少現在還不該到這個高度。即使此類特殊繪畫作品不經常出現在市場上,也不能炒到1.35億美元。”甚至尖銳地提出:“藝術品交易一直都有暗箱操作,出現這樣的高價也不能排除是一種把戲。”“《黃金畫作》(即《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此次的價格是此前一次拍賣的4.5倍,那些批評家、藝術館館長和學者的想法、感情,在事實面前都顯得那么卑微。”
專家:高端市場很難炒作
“這件作品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對于有70億美元家產的勞德來說,給他的博物館添顆明珠,這很正常。”榮寶拍賣公司油畫部主管武勁認為,一般來說,一個人拿出他財富的五十分之一來購買奢侈品,是可以接受的范圍。況且,收藏進入更高層次后,1.35億美元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可以用來抵稅、轉讓,這對一般人來說是陌生的。“藝術品越到高端市場,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越小。”武勁說,比如國內很難炒作張大千這樣大家都很熟悉的大師作品一樣,克里姆特已去世,藝術史上的地位已確定,沒必要、也沒有可能炒作他。“1.35億美元的天價,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畫家和買家共同創造的,和買家的個人喜好關系很大。”中國藝術研究院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王端廷教授認為,此前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以1.04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賣,其實并不能完全代表畢加索的市場行情,因為最能代表其“立體派”風格的作品《亞威農少女》畢竟沒有被拍賣。同樣,《阿黛爾·布洛赫-鮑爾Ⅰ》畢竟只是他的“訂單”作品,最能代表其藝術成就的象征主義作品不排除有更高的潛在價值。“藝術品拍出高價,有時就是‘討喜’藏家,并不一定是畫家最頂尖的創作。”武勁對此表示贊同。關于畫家質疑:作者是個二流大師成都某報還指出:“克里姆特的地位本身就讓人對價格產生懷疑。直到最近幾年,不論是在拍賣場,還是大部分藝術批評家和歷史學家的文章中,克里姆特還被認為是當代藝術界中的二流大師。”
專家:大師地位無可爭議
“大師就大師吧,還要給人家分個三六九等,這恰恰暴露了某些人的‘等級’觀念。”王端廷認為,“判斷一個藝術家在藝術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他是否創造了別人未能企及的。”王端廷介紹,雖然象征主義并不是克里姆特獨創,但在奧地利,他的藝術成就無疑是數一數二的。“藝術品的認知、追捧肯定是有區域性的。就像很多英國人不知道齊白石、張大千,中國人不了解克里姆特,很正常。”武勁認為,克里姆特的大師地位是毫無爭議的,其藝術成就并不低于畢加索。信報記者孫玉潔今年6月,奧地利著名畫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阿黛爾·布洛赫-鮑爾I》以1.35億美元被化妝品巨頭羅納德·S·勞德收購,創下迄今單幅油畫最高拍賣價紀錄。之前保持這一紀錄的是西班牙藝術大師畢加索的名畫《拿煙斗的男孩》,它曾于2004年5月在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以1.04億美元的價格被拍賣。被譽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的畫中人是奧地利制糖業富商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畫作中,阿黛爾身穿一件黃金衣服,儀態優雅、眼神迷離,雙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飾一只殘疾的手指。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