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鑒賞“南胡風韻”
全面鑒賞“南胡風韻”
全面鑒賞“南胡風韻”
胡若思藝術研討會和作品展在滬舉行
被譽為“南胡風韻”的胡若思藝術生平研討會日前在崇源雅集畫廊舉行。“胡若思作品展”也從昨天起在上海美術館拉開帷幕。
胡若思字遐思,號琴人,1916年生于上海,2004年卒于加拿大多倫多。胡若思是張大千的大弟子,9歲從師習畫,14歲東渡日本舉辦童年個人展,15歲《匡廬瀑布圖》獲比利時世界博覽會金獎,有“鬼才”之譽。藝術生涯近八十載,山水花鳥、人物走獸無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潑墨無一不精,是現代畫壇上的多面手。曾任職于上海美術家協會和上海戲劇學院,解放初期越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舞臺布景就出自于他手。
1989年以來,胡若思先生攜書畫走天涯,先后在加拿大、歐洲、美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舉辦個人畫展,為中國畫藝術在海外贏得了極高的聲譽。相反,由于久居海外,導致國內對“南胡風韻”日漸生疏淡漠起來。為使人們能夠全面地了解欣賞胡若思的藝術風格,崇源拍賣舉辦了“南胡風韻——胡若思藝術生平研討會”和胡若思作品展,客觀地評價介紹胡若思的藝術成就。在上海美術館“胡若思作品展”中,人們觀賞到了胡若思先生的青綠工筆山水《桂林山水圖》、《臨流文會圖》,工筆人物《文殊洗象圖》,工筆界畫《神州塔圖》以及他法度自運的《雨中蓮》等獨具表現力的作品。(信息來源:文匯報 曉蔣)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