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精品不論大小 小幅精品將更受追捧
收藏精品不論大小 小幅精品將更受追捧
收藏精品不論大小 小幅精品將更受追捧
時間:2006-07-22 14:26:00 來源:
市場
>收藏精品不論大小 小幅精品將更受追捧
眼下,海內外名家字畫拍賣火爆,在名家字畫交易中,許多人習慣以每平方尺論價,比如齊白石的畫價每平方尺是多少,張大千的作品每平方尺多少價,而畫家在出售自己作品時也往往以尺論價。記得陸儼少1990年81歲時,由于求畫者絡繹不絕,陸老出于無奈制定了如下書畫潤筆費規格:“年老體弱、精神衰退,謝絕一切無報酬筆墨勞動以限示。山水畫每平方尺一千五百美元;蘭竹梅花每平方尺五百美元;書法對聯每付四千港幣;立幅每平方尺二千港幣;題字詩堂每件三千港幣,以四字為限,過此面議;匾額每件六千港元;書法手卷每平方尺三千港元;以上價格為作者凈得數,所有調節等稅概由求者承擔。”
實際上,中國畫的價格并不是以大小來論的。不少有眼光和鑒賞能力的藏家看中的并不是尺寸,而是作品的精湛程度。藏家遇到心儀的作品,往往不惜巨資收購。如2003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有陳少梅的兩件山水,一件為《仿郭熙山水》尺幅僅為2平方尺,該作是物主在1968年從北京琉璃廠買入;另一件為《春游載酒》,尺幅也為2平方尺,物主是1967年從天津文物商店購入,上拍時兩件作品均受到熱烈追捧,最后分別以54萬港元和50.4萬港元拍出。若以每平方尺計,高達25萬港元一平方尺,如果用此方式推算,這恐怕是陳少梅最高的價格。相反,陳少梅的許多大作品,成交價在幾萬乃至十幾萬元的絕不在少數,這說明物主當初吃進這兩件陳少梅作品是很有眼光的,如今的投資回報已經證明了他們的眼光。
在同場拍賣會上,豐子愷的《節日喜慶》不到一平方尺,由于作品很好地體現了豐氏風格,最后以7.44萬港元拍出。在國內拍賣市場,近幾年小幅精品買大價錢的比比皆是。如2004年齊白石80歲創作的一件4平方尺《行書》,只寫了“余年安得享清平”七個大字,由于寫的題材好,結果在天津文物拍賣會上受到熱烈追捧,以66萬元成交,平了齊白石書法作品最高價。張大千的《金碧山水》成扇和《蕉林閑話》成扇也受到青睞,分別以46.2萬元和30.8萬元拍出。有人粗略統計,張大千作品存量2萬—3萬張,其中一般的作品占大多數,至于精品一旦在市場上露面,藏家往往不惜巨資收購,這里也包括不少尺寸很小的精品。
小幅精品賣大價錢也反映了整個藝術市場正在走向成熟和理性。可以預見,未來隨著市場逐步成熟,小幅精品會更受追捧。(信息來源:新聞晨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