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獨鐘 專力畫虎 ---記畫家秦學研
情有獨鐘 專力畫虎 ---記畫家秦學研
情有獨鐘 專力畫虎 ---記畫家秦學研
電視里欣賞動物,除熊貓之外,看不夠的就是虎。虎的美麗令人驚嘆。常想造物主怎樣的匠心,為它安排了比例完美、輕柔矯健、富于彈性的身段,更為它設計了如此斑斕的皮毛花紋。在電視里近距離觀賞又沒有危險真是現代人的福分。古代人在山林中遇到老虎,大約沒了欣賞的心情,害怕得跑也跑不動了。在古人眼里虎是威猛、雄強、力量的象征,一方面“談虎變色”,一方面把它當作圖騰一樣的敬奉起來。如今虎是世界上最瀕危物種,不消許多年,我們的孫輩大約只能從寵物貓的樣子去想象老虎了。人們又鐘愛起老虎來。
動物園里的虎已經沒有了王者的威風,整天懶洋洋的,給只小羊也不會撲來吃。攝影師在山林里跑半年怕也見不到虎影。這時候只有畫家們來創造老虎形神兼備的藝術形象了。應該說畫虎之事古已有之,歸入鞍馬動物一類,但由于難得見到活虎,又缺乏真實寫生及解剖條件,古來作者不多,真跡流傳更少。中國人夙有厚古薄今傳統,什么事都是古已有之古人為高,但我看在畫虎這件事上,今人可是超過古人了。就我的分析,現代人畫虎是從劉奎齡、劉繼卣父子開始,是他們用現代寫生方式,用“撕毛”技法,生動地表現獅、虎、豹等動物,當代畫家馮大中更把畫虎技藝推到一個更完美的高度,確是形神兼備,意境深遠。隨之在全國不斷涌現出畫虎高手,這是由于畫虎藝術真正受到廣大愛好者和收藏家的歡迎所至。
不久前,朋友持蘇州畫家秦學研虎畫作品來,其中有五年前出版的畫集,也有近作精品,約略看到他近年發展脈絡。秦學研80年代初受過現代美術教育,有很好的寫生技法和傳統中國畫筆墨功力,因為對虎情有獨鐘,多年來專力畫虎,也是繼馮大中之后涌現的青年畫虎專家中的佼佼者。
中國畫對形與神的關系有兩種不同的理論,一是“不求形似”與“似與不似之間”,這是文人畫的標準,一是“形神兼備”“以形寫神”,這是文人畫前的傳統理論。這里不能說二者孰優孰劣,但對鞍馬動物門類來講,人們還是傾向于“形神兼備”,那些畫不好比例和缺少解剖知識乃至“畫虎類犬”的作品必然貽笑大方。我注意到秦學研畫虎做到形象生動,骨肉關系清晰,結構準確,這比只注意皮毛細致逼真更為重要,畫技高下之分于此可見。比起早期來他的虎越畫越好,也在于此。如作于庚辰(2000)題名《晨》的雙虎圖,應是成功之作。畫虎能做到神態逼真、威風凜凜,或動或靜各得神采即已不易,在寫實再現的風格中更能注意情趣和人性化的處理,畫其群居嬉戲或結伴出游,都在威猛中流露出些許溫情脈脈,其實是現代人審美觀和保護物種思想的折射。其他如山林環境的烘托,忽明忽暗若隱若顯,也達到筆墨流暢自然妥貼,頗見功力。
在畫家秦學研的作品里,能看到他的實力和踏實努力的精神,也看到他不斷前進逐步提高的軌跡,令人高興。藝海天涯,前程無量,謹以短文,期其大成。
二OO三年三月于京華不孤齋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