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煙標展昭陵六駿英姿
“駿馬”煙標展昭陵六駿英姿
“駿馬”煙標展昭陵六駿英姿
陜西延安卷煙廠生產的“駿馬”牌卷煙,其煙標為一套6枚,每枚都有一匹駿馬的名稱、造型圖案和“唐·昭陵六駿”字樣。“昭陵六駿”的形象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陜西省禮泉縣,唐貞觀10年(公元636年)開始建造,歷時13年方始建成。1979年國家建立了昭陵博物館,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昭陵六駿”是原置于昭陵北麓祭壇兩側的6塊浮雕石刻。六駿原是李世民生前最心愛的坐騎,立下了赫赫戰功,李世民為了紀念它們,就下令為它們刻石立碑,據說,先是由畫家閻立本繪成“六駿圖”,然后以此圖為藍本雕刻而成。當時唐太宗還親自賦詩6首,頌其風采,并命書法家歐陽詢抄錄,刻在六駿的石碑上,這就是馬贊。六駿其名分別為“拳毛騧(音同‘瓜’)”、“颯露紫”、“什伐赤”、“青騅”、“白蹄烏”、“特勒驃”。其中“拳毛騧”和“颯露紫”兩塊石刻于1914年被美國人畢世博勾結軍閥盜運到美國,現藏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余4塊現陳列在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內。由于這6具石刻在被盜運時都被斷成數塊,我們無法再欣賞到六駿完整的藝術形象,但是從宋人游師雄在北京所立的“昭陵六駿碑”中,人們可以窺探出六駿的原貌。“昭陵六駿碑”縮小了馬的形狀,用線刻的表現手法記錄了六駿浮雕的細部,同時記錄了六駿的名稱、毛色特點、得功的戰役和唐太宗馬贊的全文。
“昭陵六駿”有大唐強盛宏大之氣度,精美絕倫。“駿馬”煙標的出現,增加了煙標愛好者的收藏品種,同時也提供了豐富的歷史知識,有利于增強人們保護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意識。因為“駿馬”牌卷煙早已停產,所以收集到全套6枚已經很不容易,“駿馬”煙標已屬煙標收藏中的珍品之一。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