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手卷《長江所見之景》上卷再現
齊白石手卷《長江所見之景》上卷再現
齊白石手卷《長江所見之景》上卷再現
此文部分轉載自2005年9月7日《北京晚報》第46版 “經歷半個世紀 齊白石《長江所見之景》重歸故里”。
2005年9月7日的《北京晚報》曾對畫壇巨匠齊白石的嘔心力作:《長江所見之景》做過一篇詳細的報導。部分原文如下:
從藝術上說,白石老人是與普通大眾最親近的一代藝術大師。他出身于農家,做過木匠,其詩、書、畫、印兼及人品,堪稱五絕。
白石老人的《長江所見之景》創作于1921年,分上、中、下 三卷,是繼早年的《借山圖卷》之后又一次個人風格上的巨大突破。
三卷山水畫作尺寸分別為:33 x 552cm、33 x660cm、33 x322cm ,縱觀整個三卷作品,布局構思險絕,筆簡意銘;墨色渾厚蒼勁、生辣樸茂;用筆縱橫涂抹,不與點畫細微處斤斤計較,卻表現出最佳效果,既有古人的雄強樸厚,又有現實生活以古為今的勃勃生機;畫卷所題行草書得力于李北海,但不取其流美處,專從生辣處下力,寫得意興盎然,完全一派自己的風貌。
這三卷《長江所見之景》為齊白石平生僅有的山水長卷,一直為白石老人自己所珍藏。1942年的時候輾轉流到著名學者沈尹默先生處,沈先生專為次卷作了拔,并配以精美的裝裱。到了1945年抗戰勝利之日,沈尹默先生喜悅之至,將此描繪了祖國壯美山川的三卷 《長江所見之景》轉贈給了蔣中正宋美齡夫婦。1949年,長卷由宋美齡攜至臺灣,后又由臺灣帶到了美國。上世紀70年代,這三卷《長江所見之景》和其它宋美齡所收藏的藝術品一起轉賣給了一位美國商人。到了90年代初期,浙江著名收藏家張純良先生在美國覓得此巨幅長卷下落,專程赴美商購。但由于畫主對中國藝術品的價值并不了解,加之保管上的疏漏,《長江所見之景》的上卷已經找不到了。張純良先生當時只能以高額的價格購回了長卷的中、下卷……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白石老人的《長江所見之景》的中、下卷已經在京城拍賣會上分別以超過千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而此長卷的上卷,也將在今年7月16日于京廣中心三層宴會廳大唐國際拍賣公司首屆藝術品拍賣會上脫去它神秘的面紗。著名書畫鑒定家單國強先生在去年見到這三幅手卷后曾對其所表現出的氣魄大為贊賞,認為此長卷為齊白石衰年變法期的代表作品,無疑為研究齊派藝術提供了極好的證物。單先生認為,齊白石這一時期的作品保留下來的并不多見,與成熟期的作品相比,更多了一份天然的氣息,因此其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很高。單先生還表示,中國畫還會有較大的升值空間,與西方大師作品動輒上千萬美元的價格相比,類似于齊白石這樣的精品巨制目前的價位還遠沒有達到頂峰。(信息來源:北京晚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