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真偽鑒定成難題
名畫真偽鑒定成難題
名畫真偽鑒定成難題
畫家健在卻無法聯系
1萬元買來的名畫,畫家之子鑒定后稱其是贗品,上海博物館又稱當代畫家作品需作者本人鑒定。由于缺乏權威鑒定機構,買賣雙方對這幅畫的真偽各執一詞。
去年11月,夏某花了1.5萬元從徐先生處購買了4幅書畫作品,其中一幅價值1萬元,落款為當代海派藝術大師顏梅華。但是,夏某的一位朋友看到這幅畫后,就連稱是贗品。夏某不敢相信,于是邀請顏梅華先生的兒子顏之賢鑒定,顏之賢也稱該畫的確是贗品。
“畫家兒子鑒定的總不會錯吧。”于是,夏某找到了徐先生要求退畫,但徐先生卻說,顏之賢不屬于法定鑒定機構成員,因此他的鑒定結果不可信。無奈之下,夏某只得向法院起訴。
昨天庭審中,夏某還出示了海派書畫鑒定委員會的鑒定報告,上海大學美術學院一位教授鑒定該畫后認為,該畫仿冒水平十分低劣。夏某說,徐先生明知該畫是贗品,卻沒有明確告知他,導致他上當受騙。
徐先生則稱:現在誰也沒法說這幅畫到底是真是假,因為沒有權威機構出示鑒定結果。此前進行鑒定的專家均是夏某一方邀請,他無法認同。
主審法官邀請上海博物館協助,但是上海博物館答復說,對于尚健在的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應當由本人鑒定。
最終,法官只能找到本案的買賣雙方,要求雙方提供顏梅華先生的聯系方式,但是買賣雙方也不知道顏梅華的住址和電話。(信息來源:新聞晨報 記者毛懿、實習生李進報道)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