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國際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國際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時間:2006-07-18 15:10:00 來源:
市場
>國際背景融入育才之道
——從同濟大學二○○六屆藝術設計系畢業生作品展想到的
近日,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的展覽廳里,2006屆藝術設計系畢業生作品展正在舉行。工業產品、環境設計、平面設計以及多媒體、動畫作品琳瑯滿目,現場參觀者絡繹不絕。為此我們找到藝術設計系主任殷正聲教授,請他談談藝術設計的育才之道。
殷正聲教授介紹說:同濟大學的設計教育與這次展覽凸現了自己的特點。一是同濟師生國際化程度較高。近半數老師畢業或學習于美、德、法、芬、日等先進國家的著名設計院校,其中還有很多金發碧眼的“外教”。學生中也有不少國外留學生,單2006級就有近20名。留學生的作品體現出各自鮮明的民族特點。像朝鮮學生韓昌民設計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朝鮮館,就采取了該民族圖騰——太陽鳥的形象,通過靈巧的變形、幻化,使用到包括展館外墻等各種平面上。
二是畢業作品很多圍繞世博題材。從場館的空間安排到標志、標識設計,各種各樣的內容應有盡有。馬立勛同學用空間三維動畫的形式重點描述的殿堂和聲、銹帶再生、舟橋夢合、祥云瑞虹等世博規劃中的4個重要場景,讓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上海世博會是在城市核心區舉辦的展覽會,節約占地面積、能源和高效率是必須兼顧的內容,同學們設計出的場館車就采取了超市購物籃的收集辦法,車輛在空置時,后面的車子就能夠一輛一輛插進前一輛車中,氫能源、鋅空能源在這些作品中自然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三是在國際化環境中進行教學。去年,芬蘭赫爾辛基教授和本校學生一起進行了中國竹材料家具設計;法國迪卡儂公司剛派了5名設計師來辦工作室;荷蘭設計學院則與本校學生一同舉辦了為非洲設計的電動車設計項目。這也為師生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教學大環境。(信息來源:新民晚報 程國政/文、姜錫祥/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