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點燃抗日烽火
火花點燃抗日烽火
火花點燃抗日烽火
1937年7月7日晚7時許,日軍有預謀地在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隨后以失蹤一名士兵為由到中國軍隊駐扎的宛平縣城尋釁。翌晨4時,日軍突然炮轟宛平城。日寇的侵略行徑激起了第二十九軍全體官兵的極大憤慨,全軍上下奮起還擊,和日寇展開了激戰。
這就是日本發動的駭人聽聞的“盧溝橋事變”,近代史上也稱“七七”事變。
事發不久,廣東華強火柴廠出品了“七·七”火柴,火花標幅為5厘米×3.4厘米。火花圖案為中國各省版圖,上面被兩個黑框套紅的變形阿拉伯字母“77”醒目地覆蓋著。這幅畫面示意7月7日我國疆土已遭日寇侵略,號召全國民眾團結一致投入抗戰,把侵略者趕出家園。后來,“七·七”火柴被大量分發到抗日隊伍中,勇士們帶上它和日寇進行了長達8年的抗戰。
同時,“七·七”火柴還聯通千家萬戶,宣傳抗日救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受“七·七”火柴的影響,上海大明火柴公司隨后也及時推出了“救國版”火柴。
“七·七”火花被后人形象地比喻為是一枚彌足珍貴的點燃抗日烽火的火花。(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黃傳貝)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