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刊小拍看雜項
書刊小拍看雜項
書刊小拍看雜項
中國書店第36期大眾書刊資料拍賣會日前落槌,全場683件拍品,總成交額達80余萬元,成交率達71%。
近來雖然有大密度、大批量的古舊書拍賣場次與拍品,但從目前的態勢來看,熱度并無減退的跡象。這表明古舊書的收藏群體與資金入場量這兩項指標依然堅挺,這也是許多拍品的成交價超出人們意想幾倍的主要因素。新入場的收藏群體,心理上不受以往價位的影響,只要自己覺得“值”,便志在必得、不惜代價。以俞平伯《遙夜閨思引》為例,此書最高曾拍到過1200余元,這已經算是很超行市了,而本次成交價竟高達3300元,不由人不驚詫。筆者一直有個觀念,書刊拍賣,大拍看古書,小拍看雜項,而往往是在雜項中會爆出冷門與天價,當然這里所說的“天價”的絕對值不能與古書相比。
筆者所說的雜項,即近現代出版物,其中又含紙質文檔資料等項。如一件名為《接收整理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北平支行資料》的拍品,似乎離書刊遠了點,但對某些研究者來講,是只有在拍場上才可能碰到的東西,所以從1500元的起拍價爭奪至7920元才成交。這樣的拍品與其他拍品的最大不同在于,競買者不是出于保值與增值的心理,而純粹是作為研究之必需。類似的例子還有《商務印書館股權清理資料》(1953年),對一般書刊收集者似無用處,但對研究商務印書館館史的人來講,就是難得的資料了,估價200元,以660元成交。
留有名人遺跡的拍品歷來受人重視,價位一直居高不下。如《藏書紀事詩》有多種版本,此次付拍的是竹紙本,但因為是陸宗達的舊藏,以600元起拍,2860元成交。不過,凡事皆有例外,如此次付拍的《全國綴白裘全傳》(1924年啟新書局石印本)是阿英舊藏,封面及內頁均有阿英題記,起拍價2000元,按說不算高,但最終卻意外流拍了。
油印本也不乏集藏者,油印本的價位是由內容決定的。如《大總統任滿、就職典禮》等5種民國油印本,估價為500元,以660元成交。另一件內容相同的油印本以300元起拍,卻流拍了。帶有圖片或照片的外文舊書近來也在拍場走俏。如《大清國》(英文,1907年)估價300元,成交價達880元;《新舊中國》(法文,1954年)以估價1500元成交;《中國長城》(英文,1909年)以估價1500元成交;《中國紳輿詳志》(英文,1908年)以估價1200元成交。
常在拍場上出沒的周作人舊書,仍十分搶手。如一組《知堂文集》、《苦雨齋序跋文》、《夜讀抄》共三冊,估價高達3000元,最終以4400元成交;另一組《苦口甘口》、《書房一角》、《瀉澤集》、《周作人書信》等5冊以3300元成交。反觀魯迅的幾本舊書由于版本不佳而流標。于非廠的“都門三記”之一《都門豢鴿記》,屬稀見書,失落封面實屬可惜,但仍以200元拍出。
書目書全部成交,且價位甚高。《燕京大學圖書館善本書目》(民國抄本)估價為1000元,以4400元成交;《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1933年印本)起拍價為1200元,成交價達2200元。此外,名人信札、舊期刊也有良好的表現,單冊《中西聞見錄》300元起拍,1650元成交;《王獻唐書札》8通12頁,以1.65萬元成交;施蟄存等人的書札25通也以2420元成交。(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謝其章)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