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感性的,它與生活中的客體有著不同的見述。藝術的創作取之于自然,它是大自然的濃縮,自然是藝術創造的靈魂。
觀者對藝術都有著不同看法和理解,他們大部分都不是用藝術的眼光去審視自然、理解自然。因為大自然對非藝術者與藝術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和距離。眾者同觀一幅畫,觀者“ A ”只注重藝術作品的內容,因為其內容使他聯想起曾經擁有但又無法忘卻的經歷,給了他回憶、懷舊與思念;觀者“ B ”只關心藝術品的市場價值與去向,及當今市場與藝術的聯系,觀市場看藝術;觀者“ C ”只想象畫面中每個細節的似與不似,以生活中的景物來衡量藝術;觀者“ D ”卻關注藝術作品中意識與觀念及獨立的繪畫語言形式,被它的奇特構圖,富有樂感的線條,具有夢幻般的色彩,極具時代感的蒼勁筆觸所感染。眾者的直觀感受都是以自己的情趣和對美的一種態度,對藝術的感悟及對美的標準都有他們各自的看法和收獲。藝術與觀者的溝通取決于觀者自身的感知與意趣。
在現實生活中,人只有在滿足自己一定的物質需要之后才能得到藝術品的滿足,才能真正視藝術為審美對象。因為它不是生活中的必須品。而是少數富有者的精神物質。
藝術的生命來源于藝術家對生活、對自然不倦追求。一幅好的藝術品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觀情感和內心世界,也能反映社會的某個時期、某個層面,更能促使觀者聯想、體味到不同的藝術有不同的藝術語言,激起觀者的審美感受。 走進自然中去,用虔心、熱情、自信的態度審視自然、感悟自然、用主觀的意識形式理解自然、創造自然。
自然與藝術、藝術與觀者
自然與藝術、藝術與觀者
自然與藝術、藝術與觀者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