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家書畫拍賣受青睞
篆刻家書畫拍賣受青睞
篆刻家書畫拍賣受青睞
不久前,清代著名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奚岡的一幅山水畫《松靄蒼苔圖》在敬華春季拍賣會上拍出了99萬元的高價,使人們對篆刻家的書畫作品另眼相看。
中國的傳統繪畫講究書法、繪畫和篆刻三者有機結合,早在元代,趙孟頫、王冕等大書畫家就親自操刀就石篆刻,將印章充分運用到書畫作品中。明清兩代,篆刻藝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也出現了許多篆刻流派,“西泠八家”就是清朝乾隆、嘉慶、道光、咸豐時期最大的篆刻流派——浙派中的八位代表人物,他們是丁敬、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和錢松。他們共同的風格是印宗秦漢,兼蓄百家,各具面貌,其影響至今不衰,可謂源遠流長。“西泠八家”高超的藝術造詣不僅體現在篆刻上,他們也擅書畫,比如丁敬的隸書,蔣仁的行草,黃易、奚岡的山水,陳豫鐘的篆書、隸書,陳鴻壽的行書、隸書,以及趙之琛和錢松的山水花卉和書法,不但名重當時,也深受時下收藏家的青睞。引人注目的是,在即將舉行的西泠印社春季大拍中,有關方面專門收集了“西泠八家”的14件書畫作品,使人們有機會比較全面地了解“西泠八家”風格,也引起了收藏界的關注。
著名篆刻家、上海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童衍方在談到篆刻家書畫拍賣受青睞時,提到了一個關鍵詞———“金石氣”。他說,“西泠八家”之后的一些近現代大畫家,如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等本身就是篆刻大家,張大千、于非闇、唐云等也刻過印章。他們或多或少都把篆刻藝術的“金石氣”融入到自己的書畫作品中。這不僅引起了收藏家的關注,也給當今的書畫家以啟迪。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