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花茉莉香
郵花茉莉香
郵花茉莉香
時間:2006-07-11 14:55:00 來源:
市場
>郵花茉莉香
又到夏天。幼時我在上海此刻常聽到“茉莉花”、“白蘭花”叫賣聲,隨即一陣香味撲鼻,頓覺一絲涼意,叫人忘不了。現在已聽不到叫賣聲,但一曲《好一朵茉莉花》相互傳唱,聽后頗覺舒心。郵冊中有數種“茉莉花”郵票,也很動人,特別其中一枚能發出茉莉香味郵票,增添不少趣味。
泰國1974年發行通信周系列郵票以花卉為主題、其中面值3銖郵票繪茉莉花之王——重瓣茉莉為圖(左二)。它白色素雅,夏天尤覺可愛。但香味不如單瓣茉莉“一卉能薰一室香”,給人帶來“炎天猶覺玉肌涼”。
單瓣茉莉花小型,瓣數少,香味濃。它在菲律賓評上國花。1948年菲律賓郵局為國花專門發行紀念郵票單枚全套(左一)。當地人稱它“桑給吉塔”。過去上海婦女常用細鉛絲把它串成花球佩帶衣襟,既裝飾又像身上噴了香水。用時尚語,它可是綠色香水。
《辭海》記載茉莉產印度。想起古詩“風韻傳天竺,隨經入漢京”可證。再讀一些文獻《群芳譜》《花經》、甚至《本草綱目》中,卻說它來自波斯,我也弄不清。藏品中,有套土耳其(古稱突厥,與波斯相鄰)1960年發行《鮮花節》郵票,其中面值4庫魯郵票給單瓣茉莉的花、葉、枝全圖(左三),這對茉莉原產地也證明不了,因為其他國家,如突尼斯“花卉”郵票中,也有茉莉身影。
我國最早種茉莉花在廣東、福建、海南,宋代蘇東坡被謫海南有詩“暗麝養人簪茉莉,紅潮登極醉檳榔”,意說他見到黎族婦女將茉莉插在發髻上,香味連檳榔樹也醉倒。茉莉花后來北上浙江金華,又落戶到江蘇蘇州。蘇州在虎丘建立生產基地,將花烘于泡茶,成江南飲茶特色。用茉莉花浸膏(每畝僅得半公斤)可制香水。古巴1989年發行一套《花卉與香水》郵票中,面值30分郵票下部畫面是自然界素雅茉莉花、左上角給一個用茉莉花制出的香水及其香水瓶(左四)。
本文開頭所說帶茉莉香味郵票是泰國2004年發行。這枚郵票采用凹凸印刷術,感加茉莉花美感,又在郵票上涂層茉莉香精,既好看,又好聞到茉莉花香味(右一)。香味郵票是近幾年才在國際上出現,而帶來茉莉花香味它是第一枚。郵票能色香味俱全,得益創新成果。(信息來源:新民晚報 謝德昂)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