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戰報》創刊號
《地圖戰報》創刊號
《地圖戰報》創刊號
《地圖戰報》是“文革”中出版的一張地圖形式的小報。這張小報高26厘米,寬38厘米,套紅印刷。它的創刊號在收藏市場上很少見。
這里有幾個原因。第一是當時人們對這張報紙不太敏感,因而存世較少。第二是這張“創刊號”在當時并不叫“創刊號”,而是叫“特刊”,所以也不很被人注意。第三,我估計創刊號當時的印數很可能只有幾千份,肯定不到1萬份,其與第3期以后的印數有很大差距。
據劉彬先生轉述地圖出版社老編輯陳潮的回憶(6月1日《收藏拍賣導報》3版):1967年6月初,以色列發動“中東戰爭”。當時地圖出版社掌權派想突破以前不允許出版政治性強的時事地圖的舊框框,以顯示新的革命行動。6月6日,掌權派決定突擊一份“中東形勢圖”,以配合宣傳介紹。
當時社會上不同的組織都有自己的小報,所以決定該地圖以小報形式出版,定名為《地圖戰報》。經過6月7日、8日兩天奮戰,終于在8日下午6時印出第一批。
不過陳先生回憶的細節有誤。這張報紙的出版署名并不是“地圖戰報編輯組編 地圖出版社革命委員會出版 特刊第一期 定價2分”,而是“工代會地圖出版社革命委員會地圖戰報編輯組 一九六七年六月上旬 特刊”。
地圖戰報的特點是每期有一個專題。地圖、照片和文字都圍繞這一專題展開。創刊號的地圖是“阿拉伯地區形勢略圖”,文字是《我國政府發表聲明向全世界莊嚴宣告堅決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對美以侵略》。當時的背景是:6月5日,第3次中東戰爭突然爆發,次日,中國政府外交部聲明表示支持阿拉伯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聲明中,中國外交部還譴責了前蘇聯,說他們“縱容了美帝國主義策動和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再一次暴露了它出賣阿拉伯人民的丑惡嘴臉。”
本期的二版主圖是“巴勒斯坦及其附近地區”圖。另有“本報評論員”文章《勝利屬于英勇斗爭的阿拉伯人民》以及資料介紹。其實“勝利”屬于誰是一個需要歷史判定的事,以巴之間打過了幾個戰役,也知道靠戰爭不能解決問題。現在30年過去,盡管那里仍然動亂不已,以巴問題的解決趨勢畢竟從戰爭走向談判。
創刊號還值得注意的是,地圖中的海洋部分明顯是鉛筆涂抹后掃描制版的。這一方面說明制作時的時間緊迫,同時因為印刷中多了一道藍色,增加了印刷成本。在以后的《地圖戰報》中,就都是單色套紅了。
此外,創刊號的用紙是新聞紙,以后的報紙就都是用不錯的銅版紙了。
算下來,這幾天正是這張“文革”產物的創辦40周年。(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楊浪/北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