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心裂肺執畫筆——記“礦難畫家”張自申及其新作《第八盞燈》
撕心裂肺執畫筆——記“礦難畫家”張自申及其新作《第八盞燈》
撕心裂肺執畫筆——記“礦難畫家”張自申及其新作《第八盞燈》
時間:2006-07-05 17:25:00 來源:
市場
>撕心裂肺執畫筆——記“礦難畫家”張自申及其新作《第八盞燈》
頻頻發生的礦難事件,讓74歲的老畫家張自申痛心疾首,他深入煤礦寫生,創作了巨幅油畫作品《第八盞燈》,并于近日在劉海粟美術館舉辦了一個以礦難為主題的畫展。
再現悲壯一幕
走入展覽大廳,記者一眼就看到了長5.5米、高1.8米的《第八盞燈》,作品描繪了礦難后煤礦工人走出礦井的悲壯情景。畫中有7個礦工,居中的主角身材高大,雕塑般地站立著,眼神悲憤交集,手中抱著死難工友的礦帽,帽上的燈還亮著……他的兩側是同樣逃過一劫的工友,他們神態各異,最年輕的小伙子臉上還帶著稚氣,此時顯得失魂落魄;有個礦工手攬工友的肩膀,不知是安慰對方還是支撐自己疲憊的身心,臉上都是悲傷迷茫、驚魂未定的神情。深沉的色調、凝重的氣息讓觀眾無不動容。
帶傷深入煤礦
早在30年前,張自申就曾多次帶學生下礦區體驗生活寫生,并創作了一幅有影響的作品——《爭分奪秒》,表達了對礦工的深厚感情。2005年3月,他得知黑龍江七臺河一個被譽為“明星礦”的大煤礦也發生了重大礦難,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暗自譴責自己為什么把畫礦工的夙愿擱置了這么多年。正當他準備再度下礦區寫生時,不幸手臂骨折而耽誤了行程。
當年10月,全國礦難接二連三發生,悲劇不斷上演。張自申再也忍不住了,他不顧骨傷猶痛,決定到北方某煤礦寫生,創作大型礦難主題油畫。開始,煤礦方面熱情地接待了他,后來得知他要創作礦難作品,不禁嚇了一跳,連連要求他千萬不要將這里的煤礦畫進去,以免誤會。
呼吁珍惜生命
展覽中還有一幅同樣大小的作品《享受陽光》,畫的是一群礦工下礦井前偎在墻角曬太陽的場景。那是與《第八盞燈》截然相反的情景,溫馨、祥和、歡愉。張自申說:“我這是要呼吁生命的可愛、可貴。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一位觀眾感慨道,當許多畫家正忙碌于畫一些市場上熱銷的題材時,像張自申這樣有社會責任感的畫家就顯得尤其可貴了。
美術評論家王仲以“藝術良心在胸膛中跳動”為題給畫展寫了前言:“用藝術創作回應人類命運的苦難和解脫,喚起人們對假惡丑的憎恨和對真善美的信心,借以推動社會意識不斷進步,這正是我們這些具有人道主義良知的藝術家的本能和天職。”
張自申說,他還要深入一些小煤礦采風寫生,畫出一系列礦難題材作品。有條件的話,爭取到各個礦區巡展,讓人們珍視礦工的生命。(信息來源:新民晚報 記者林明杰)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