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光榮進步”個展
“臆想——光榮進步”個展
“臆想——光榮進步”個展
完成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駐館藝術家計劃之后,瑞典藝術家Josefina Posch從她在上海的生活體驗中提煉出了全新的藝術元素。7月,多倫現代美術館和東大名創庫將聯手呈現Josefina Posch的最新創作及以往的系列作品,這將是對Josefina Posch迄今為止藝術創作的系統介紹。不僅如此,Josefina還將為東大名創庫的倉庫空間營造出獨特的“臆想”空間。
臆想(Eikasia)是柏拉圖提出的概念,指涉對于表象的認知,為我們提供了判別感知是否僅僅是一種可見形象的理解方式。由此,我們的夢境、記憶,甚至鏡中映像也并非我們認為的那樣真實確鑿。
“臆想——光榮進步”不僅僅是一次對上海當代藝術脈動的解讀,同時也是一場關于傳統讓位于現代化、經濟發展的討論,傳統的退讓程度仿佛已經成為了衡量城市進步的標尺。Josephina Posch的作品正要引起人們對這些問題的反思。在她看來,大城市在自身演化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靈魂上的東西。為此Josephina Posch著重強調了“犧牲將會愈演愈烈”的觀點,即: “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標志之一,建筑的變化就是切實可見的一個證明。在現代建筑的發展過程中完全沒有對于古建筑和空間的尊重,這其實是在掩藏我們的過去和背景。同時,這也可以與柏拉圖的哲學觀聯系起來,在他看來我們生活的世界其實只是真實(理念)世界的映射,那么真實的世界究竟是被改編了還是被屏蔽了呢?”
Josefina Posch的作品靈感來源于06年3月至5月間,她在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為期兩個月的駐館生活體驗。中國社會飛躍式的發展更突顯了她想在作品中探討的主題。但這些問題并非只存在于中國,因此Josefina Posch的作品具有全球性的意義。“臆想— —光榮進步”所要提出的另一個概念就是,Josefina注意到了在防護物兩邊的人類關系疏離:“過去我用橡膠手套而現在還用口罩。使我感興趣的是,人們因為情感和生理上的距離所表現出來的微妙關系,還有因為愛滋、非典以及禽流感這些疾病而產生的交際恐懼和情感疏遠。”這些自我保護方式,提醒著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恐懼和交流能力的喪失。
另外,Josephina Posch的個展還將深入探討“到底什么是社會進步的考量物?”既非藝術也非文化,而是科技的進步。Josephina Posch意在進行心理上的探討,并且她將以此訴諸于對自身內心的深入挖掘。
“水”在上海的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是傳統的漁業,另一方面是上海作為一個歷史上的港口所承擔的重要職責。展出作品中一件雕塑裝置將作為“上海文化脈動”的視覺度量。
這個作品由一個充氣塑料、霓虹燈、器官形狀的雕塑構成,它會在聲音的控制下運動。這一創意來源于對海洋生物形狀(如海參)的模擬。 這個巨型器官“海參/肺”與一個電動裝置的鼓風機相連接,這個鼓風機將有規律的輸入空氣。這個電動裝置又與一個音頻的輸入裝置相連接,如此一來,音頻信號就能通過指令控制這個充氣“肺”的一舉一動(呼吸)了。這些作為指令的聲音都是Josefina Posch從上海的許多文化場所錄制而來的。因此,這個作品就成為測定上海現代文化脈動的度量衡。
另外一個作品是拼寫著“The Great Creative Leap Forward”(創作大躍進)霓虹燈標志。這個紅色的標志只在聲音的分貝超過了120的時候才會被點亮,這也是對中國當代藝術那些富有創造性的時刻的反思。
“美學污染”(Aesthetic Pollution) 這個裝置的四個主要部分是由來自上海的6個藝術家設計而成的,由一些懸掛著的聲光裝置構成。口罩墻由24個口罩組成,就是那種在上海街頭隨處可見的普通口罩,這些口罩被婦女用傳統的方式繡上了現代風格的建筑、起重機的圖案。
展覽的第三部分是6個藝術家各自帶上刺繡口罩,談論自己的藝術作品。正因為他們戴著口罩,人們不可能聽清他們所說的話。最后,觀眾還將看到6個藝術家帶著口罩的照片。
最后一件新作是一場名為“無題或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Untitled or 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皮影戲,述說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
這次在東大名創庫的展覽還將展出Josefina Posch以前的系列作品,這些作品將反映新作與舊作之間的聯系,以及她的作品由淺至深的漸進過程(她過去的作品全都是白色,而新作卻以深色為主,尤其大量運用陰影)。展出作品中包括一件叫做“虛假的便捷承諾1”(The False Promise of convenience I)的裝置作品。 橡膠手套、塑膠袋、連接著導管的小蓋帽組成類似于流水線的裝置,由于這些“皮影”表達的是恐懼和焦慮,所以名為“trepidators”;她的影像“原始恐懼”(Primal Fear)和紀錄片 “無可奉告”(No Comment)來源于戰爭期間她在美國社會的生活經歷:“我自問作為人類應該如何應對這個世界,當我們面對陌生的、全新的事物的時候,什么才是我們最原始的反應?扼殺它抑或是否認它的存在?”
主辦方: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東大名創庫
藝術家: Josefina Posch(瑞典)
展 期: 2006年7月8日——7月23日 (周二至周五11am-7pm)
場 館: 東大名創庫、上海市虹口區東大名路713號三樓
開 幕: 2006年7月8日晚8時 東大名創庫(信息來源:世藝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