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記錄歷史
用影像記錄歷史
用影像記錄歷史
上圖是筆者翻拍下來的一張歷史照片。因為原件為朋友的,開價甚高,筆者幾經爭取,皆因價格談不攏而未果。所以,筆者退而求其次,提出翻拍請求。朋友念與筆者往日情誼,允之。
照片題名為“國民政府交通部接收大東大北太平洋三公司水線電報收發處攝影”大北、大東及太平洋,何許人也?為何要收回它們的電報業務?《當代中國的郵電事業》指出,電信在中國的出現,也是資本主義列強入侵所帶來的。
早在1870年,丹商大北電報公司(由英國挪威海底電纜公司、英國挪威丹麥海底電纜公司、丹麥俄羅斯海底電纜公司三公司合并成立而來)在沙俄的支持下,自海參崴鋪設水線經日本長島轉向中國上海。在事先未通知中國政府也未得到中國政府的允許下,登陸上海,在英租界內建立了電報機房,不久又將水線延伸到香港。1871年,英國大東電報公司自印度將水線接到香港。1883年,該公司又由香港設水線至上海。以后,美商太平洋商務水線公司的水線也在中國領土上登陸,經營電報業務。所有這些,都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通訊主權。為此,自1901年起,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相繼與之進行交涉,并采取贖買政策。然涉及款項巨大,政府一時難以籌措,故而將贖款變成借款,三十年還清。在此期間,電報公司及業務仍由上述公司代管。按協議,本應在民國十九年到期(1930年),后因還款拖期才延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也就是上述照片所反映的時間,5月20日才真正收回。
筆者根據民國二十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出版的《時事新報》得知,照片上所記錄的地點為大北、大東、太平洋三公司設在上海愛多亞路4號的營業場所。現在該營業廳的底層,陳放著大北電報公司董事長史溫生的銅像,底座上鐫刻著這樣的文字:“把電報傳入中國的丹麥人”。
有人說,中國缺乏用影像記錄自己的習慣。其實不然,我們缺乏的只是發現和有效保護而已。這也正是筆者翻拍上述照片并公之于眾的初衷。(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張大放/北京)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