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難覓數區標
珍稀難覓數區標
珍稀難覓數區標
所謂區標就是指在我國革命戰爭年代里,革命老區公營或私營煙廠生產的煙草制品的包裝商標,亦稱老區標或解放區標。由于其標面設計貌不驚人,因而同好習慣稱之為土標或土制煙標。區標按其生產的年代又可分為如下幾個時期:
一是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至抗日戰爭爆發期間,即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一些革命老根據地、老蘇區的公營或私營煙廠生產的煙標。如1934年至1936年紅軍到達延安后,在大生產運動中,延安興辦的裕豐煙廠,出品有“雙星”、“海棠”、“吳滿有”等煙標。
二是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抗日戰爭期間,一些敵后根據地的公營或私營煙廠生產的煙標。如1942年后,在坐落于山西左權縣麻田鎮的八路軍總部周邊,就建有建設煙廠、三勝昌煙廠、晉豐永煙廠等多家公營煙廠。其中建設煙廠出品有“建設”、“騎虎”等20支裝高包頭煙標,“騎虎”煙標為紅藍兩色木版套印,主標圖案是一名男童手持長笛在虎背上,神情瀟灑,自在從容,頭頂祥云瑞鳥,好似一幅傳統的中國民俗畫。
這一時期的標品還有很多。如八路軍115師政治部創辦的仁記利華煙草公司,出品有“雞牌”煙標,濟南卷煙廠的“大雞”煙標,就是在其前身的“雞牌”煙標基礎上略作改動,繼續生產的;設在安徽桐城鎮西街李家長莊的新群煙廠,出品有“飛馬”煙標,該標圖案由《淮南日報》的兩位秀才設計,并由美術編輯高志平設計了彩色圖案:一匹駿馬展翅飛騰于云層之上,寓意著革命事業的發展壯大如駿馬般飛騰前進。解放后由上海中華煙草公司(上海卷煙廠的前身)繼續生產(現在的飛馬煙標取消了馬體上的雙翅,改版于1954年);由中國久益煙公司出品的“三省”煙標,主標圖案在東三省(即東北三省)地圖上,醒目地印著“919”字樣,救一救東三省的寓意不言自明;而由東亞煙草公司出品的“815”煙標,則如實記錄了1945年8月15日這一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該標主圖是在一個“V”(即英文單詞victory勝利首寫字母)字背景襯托下,橢圓圖內印有醒目的“815”字樣,橢圓的正中上方則是一只和平鴿。
三是在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解放戰爭期間,解放區的一些公私營煙廠,以及部隊后勤基地隨軍煙廠生產的煙標。如膠東半島黎明煙草公司出品有“烈士”、“燈塔”、“新中國”等煙標;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于1948年設立的河南省許昌泰豐煙草公司,出品有“大前門”、“金飛魚”等煙標。(信息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報 李潤)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