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稚柳《江村霽雪圖》將拍賣
謝稚柳《江村霽雪圖》將拍賣
謝稚柳《江村霽雪圖》將拍賣
在近年來形形色色的藝術品拍賣會中,謝稚柳的作品始終為眾多收藏家所關注。即將舉行的上海中天春拍所推出的謝稚柳《江村霽雪圖》便是謝稚柳平生不可多得的精品。
此幅《江村霽雪圖》作于1947年。由謝稚柳本人題款“江村霽雪用宋徽宗法,丁亥春暮為云章先生方家正之,謝稚柳”。畫上用印分別為謝稚印(白)、柳白衣(朱)以及遲燕草堂(朱)。款中的云章先生,全名賀云章,出生于舊上海一殷實家庭中,他自幼喜愛書畫,并與海上畫壇多位名家來往密切,其中著名畫家張大千亦為他的至交。據賀云章之子、今年八十七歲的賀圣懷老人介紹,賀云章是通過張大千結識謝稚柳的,而謝稚柳也是在當年隨張大千拜訪賀云章家時,將《江村霽雪圖》贈與賀云章的。
《江村霽雪圖》三段式構圖。整幅作品洗練流暢兼得,高遠平遠相間,空間設置精巧。而更為難得可貴的是,作者在作該畫時,將人文氣息與自然山水完美的融合,而那寂靜、清幽的山水,安逸、詳和的村舍也表達了作者渴望避開世俗的紛爭,追求一方凈土的文人情懷。這充分體現了文人畫的特點。這種在山水畫中所表現出的隱逸情調,與作者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及個人的境界是相吻合的。與謝稚柳同年所作的另一幅《寒江雪嶺圖》(曾在香港蘇富比舉行的2005年春季拍賣會上以238萬元成交)相比,《江村霽雪圖》在立意上更為高深明旨,意境上也更顯清新高雅。
從《江村霽雪圖》上的落款可知,謝稚柳在作該畫時所運用的是宋代畫家宋徽宗的筆法。宋徽宗是中國著名的皇帝畫家,出自其手筆的山水畫杰作《雪江歸棹圖》,意境清奇高遠,不同凡俗,是目前所知的宋徽宗唯一一幅流傳至今的山水畫。
進一步深究《江村霽雪圖》之根本,謝稚柳除采用了宋徽宗在《雪江歸棹圖》上的筆法之外,更依稀可見宋代著名山水畫家郭熙的用筆。郭熙是宋代杰出畫家,其山水畫在宋代即為一絕,宋神宗趙頊就深愛其畫,謝稚柳在作《江村霽雪圖》時,先以淡墨染底,渲染出天空及湖泊。而后他又以黑筆勾勒峰巒、山石,并將大片的留白作為雪景,以用來表現出冬季的氣候特點,此法與《雪江歸棹圖》及郭熙目前所流傳的《關山春雪圖》兩圖如出一轍。而在作民居時,謝稚柳亦參考了《雪江歸棹圖》的用筆,先用簡約的筆線勾勒輪廓,再輔以黃色以成門窗,同樣留白作為雪景。這種典型的雪中屋舍的畫法,使得線條更為流暢,皴染更為簡練,而謝稚柳一直到80年代依舊保持著這種技法。
將《江村霽雪圖》與郭熙、宋徽宗兩人流傳的《雪江歸棹圖》以及《關山春雪圖》相比較,可以發現三圖在繪畫技巧及布局上一脈相傳,風格也幾乎一致。這充分體現了謝稚柳立足于傳統精華、迫攝傳統精魂的謙虛勤學。然而謝稚柳雖學古但不泥于古,他在借鑒前人經驗的同時,也力圖沖破古人的束縛,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以樹木為例,先以中鋒雙勾樹木主干,用淡墨輕掃樹身,用濃墨點出節疤,而后再用石青、石綠、朱紅等顏料畫出青松、藍葉、紅楓等多種色彩亮麗的樹葉,聯想到該畫所作時的季節,謝稚柳的正是將春天萬物復蘇、生機昂然的景象以直觀的形式畫入畫中,使得畫面色彩擺脫了《雪江歸棹圖》中原先偏冷的情調,而更顯得豐富多彩。
再如畫中的人物,謝稚柳一改《雪江歸棹圖》中全部以山水為主體景色的布局,在畫面近景中添加了老者與童子,此舉既給寂寥靜謐的雪景增添了生氣,也創造出極其歡快的動感意境。謝稚柳繪畫的個性特點,由此可見一斑。《江村霽雪圖》將在7月11日于上海美麗園龍都大酒店舉行的中天春拍會上亮相,并提前兩天進行預展。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