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所藏鐘表軼事多 康熙曾以日晷PK西洋鐘表
故宮所藏鐘表軼事多 康熙曾以日晷PK西洋鐘表
故宮所藏鐘表軼事多 康熙曾以日晷PK西洋鐘表
正在南京博物院舉辦的故宮與南博珍藏鐘表展,其精湛的工藝令人嘆為觀止,而其與多位皇帝的軼事同樣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記者昨日從展覽主辦方了解到,清康熙帝當年還曾用中國計時的日晷來與西洋鐘表對比,著實很有意思。
康熙是一位勤奮好學的皇帝,基于對天文學的特有興趣,使他非常熱衷于西洋科學并努力鉆研學習,對集多種科技于一身的鐘表的喜愛,正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692年初,康熙在乾清門把大學士、王公九卿招至御前,欲以中國的日晷來PK西洋的鐘表。康熙派人取來日晷,用筆畫出正午時光影應該在的位置,并與一行人一直在日頭下等到了正午。正午時分,用西方的科學技術制造出來的時辰鐘,與日晷所顯示的時間完全吻合。這一實驗令在場的王公大臣們對西方科技十分信服。
康熙三十三年他作了一首《戲題自鳴鐘》的詩:“晝夜循環勝刻漏,綢繆宛轉報時全。陰陽不改衷腸性,萬里遙來二百年。”據說這首詩是康熙帝題寫在賜給葡萄牙傳教士徐日升的一把金扇上的,金扇的上面還繪有自鳴鐘的形象,反映了康熙對自鳴鐘熱衷的程度。康熙對鐘表的喜好,大大促進了宮中鐘表的收藏和廣泛使用。
康熙時期宮中鐘表的藏量到底有多少?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曾在清宮為康熙帝服務達十多年之久,對康熙朝宮廷的情況相當熟悉。在他所寫的回憶錄《清廷十三年》中,詳細記述了康熙六十年俄國伊茲馬伊洛夫使團出使中國時參觀康熙皇帝的鐘表收藏的情況:“我只想補充一個小插曲,也許能夠說明一個中國皇帝有多么的富有。一天,我奉命給公使和他的一些隨員們展示一下陛下的鐘表收藏。一踏進房間,數量和品種眾多的鐘表展示在公使伊茲馬伊洛夫伯爵面前,使他大吃一驚。剛開始他懷疑這些東西都是贗品,于是我請他親手拿幾件看看。看后他感嘆地說它們全是極品!當我告訴他現在看到的所有鐘表都是準備拿來送禮的,陛下擁有的鐘表數量遠不止這些時,他更是驚訝不已。”康熙的鐘表收藏給伊茲馬伊洛夫使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說明康熙時期在宮中還專門設置了收貯鐘表的處所。
盡管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得知康熙宮廷鐘表收藏的確切數字,但通過上面的記載,我們能夠感覺到其鐘表收藏的數量之大,品質之精,這些都超乎了我們的想象。康熙時期是中國鐘表史上十分重要的時期,基本奠定了清朝宮廷鐘表收藏和使用的基礎,對以后宮廷鐘表歷史產生了長久而深刻的影響。(信息來源:揚子晚報網 陳金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