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百藝:火畫
民間百藝:火畫
民間百藝:火畫
火畫的別名很多,諸如:烙畫、火筆畫、燙畫、燒畫及焌畫等。唐代張《朝野僉載》:“巧人張崇者,能作灰畫。腰帶焌具……(木板)見火即隱起,作龍、魚、鳥、獸之形,莫不悉備?!闭f明火畫起源很早。清初王士禎說,有武恬其人,能在竹箸上烙畫,而且能烙眾多的人物肖像,如凌煙閣功臣、瀛洲十八學士等,效果是“須眉意態,衣折劍履,細若絲粟,而一一生動”。這無疑是烙出的“工筆畫”。
火畫工具很簡單,就是鐵條燒紅,在木板、紙上“燙畫”。火畫的施藝范圍很廣,諸如案頭的文房用具、竹筷(有火畫,也有鐵模燙印的,如杭州“天竺筷”)等。從小擺設,到門、窗、立柜、木櫥的板、扇上,都可燙畫。一些以木板代紙,烙鐵代筆的單幅或條屏,更可懸掛后作壁上觀,與傳統紙絹畫無異。
火畫既可作傳統水墨畫(清代及以前);又可作西洋畫。而且人像、山水、動物、花鳥、界畫,無所不能。
火畫的工具,雖然是金屬的烙鐵,但也可以勾、皴、擦、點;既可作中鋒,又能作側鋒、逆鋒使用,表現出毛筆與水墨的韻律與味道。
火畫既用火燙,就要掌握火候,下“筆”果斷;抑揚頓挫,輕重疾徐,來不得半點遲疑?;甬嬁扛杏X,表現出“濃、淡、濕、干、焦”的“筆墨”特色。
在我國東北,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盛產木材,因此在天津舉辦的歷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東北地區的民間藝術家,多以樹根雕與火畫參展,每有佳作。天津城鄉也有很多人致力于火畫藝術。在今天,如能出新,自然會煥發異彩的。(信息來源:今晚報 張仲)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