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臺府書畫現身民間
道臺府書畫現身民間
道臺府書畫現身民間
日前,十余幅見證哈爾濱開埠早期文化的書畫作品現身哈爾濱市,有受命選址道臺府的清末著名道士卜恬子的書畫,以及部分當時僧俗文化人與卜恬子的詩書往來,還有一幅落款“少荃、李鴻章”的書法。
昨天,記者在退休的張先生家中看到了這部分書畫。據張先生介紹,這批書畫得自道外區十八道街一戶普通居民。2004年,十八道街動遷開始之前,張先生在道外文物市場尋寶,一個近50歲的漢子叫住他,說自己家中有些書畫,不知道有沒有用。張先生到了這個漢子家中,在二層鋪上取下了這批書畫。當時,這批書畫用一張牛皮紙包著,捆扎用的是早年的紙繩。因為捆扎得草率,有些書畫已經留下漏雨造成的痕跡,有的書畫被熏得發黑。這個漢子介紹,這是他岳父保留的東西,岳父家上幾輩有人在道臺府當過差。張先生給漢子留了點錢,把這批“破爛”弄回了家。張先生說,仔細研究這些書畫把他嚇了一跳,里面的歷史人物都與道臺府有關,應該是哈爾濱開埠后最早的書畫。
記者仔細觀看了張先生展示的書畫,其中有兩幅署名卜恬書法,一幅書一巨大的佛字,邊緣由大到小留下18個明顯當時人為的小孔,據說象征十八羅漢。另一幅是朱砂紅書寫的“壽”字,落款為“濱江道院書畫檀山章”,還有幾幅閑章令人不解其意。還有幾幅似乎是朋友間的推崇,有一幅書寫著“澹然泊然無貪無吝……卜恬味之”,落款是老人。落款李鴻章的條幅上書寫著“魚躍海中天”,紙張更老舊黃脆。(信息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