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印花稅票現津門
80年前印花稅票現津門
80年前印花稅票現津門
我國第一套由地方政府印制
經歷世事滄桑,80年前的直隸井字驗契約整版印花稅票近日驚現津門。
中國對田產地業之交易、典當,自宋代即行稅契;即驗契后交稅加蓋官印,成為合法憑證。清代光緒后,官府發行印花稅票。印花與郵票版式相同,1991年國際郵聯將印花稅票列入集郵范圍。中國清代第一枚紅印花稅票被稱為“華郵四寶”,價值人民幣45萬元。2006年北京曾舉辦首屆集郵稅票類展覽。
1927年直隸省公署曾印制“井字驗契印花稅票”面值為1角至2元五種,為我國第一套由地方政府印制的房地契專用印花稅票。但僅使用9天,即因天津商民反對等原因,被收回銷毀。“華郵大王”周今覺曾多次收集其中高面值2元票而未果,故極珍稀。
現井字稅票經中國稅票集藏會將整版(百枚)原票整理裝成《稅寶祈富印花集》,共發行8冊,今天起在金皇藝術品鑒定中心(金皇大廈33層)展出。(信息來源:今晚報 記者劉靜華、實習生劉佳)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