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趣而藏
為趣而藏
為趣而藏
我覺得,自從有了人類,收藏便與人們的生活如影隨行,不離左右。最初,人們收藏是為了生活,如收藏衣服、收藏種子、收藏農具等。但隨著經濟發展,收藏已經從單單為生計而轉向精神生活領域了。改革開放后,這一自發的群眾性收藏活動越來越深入人心,參加人數之多、收藏面之廣都是史無前例。小小收藏,為何能引起如此眾多人們的關愛,同時又是“前赴后繼”,其中的奧秘大概就在于人們為“藏”一個“趣”而孜孜不倦。
趣在藏情 收藏愛好者在收集自己所需的藏品時,特別是眾里尋她千百度,幾經周折獲得,那種喜悅的心情是不可言狀的。可以說,對于收藏愛好者來講,每一枚郵票、每一枚紀念幣、每一枚磁卡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小故事。每當或閑暇或苦惱或疲勞時,面對收藏品,收藏者腦海里都會浮現出那令人難以忘懷的一幕幕,頓時困惑不滿都煙消云外。
趣在藏全 大凡收藏愛好者都有一種求全心理作怪。有了第五套人民幣,他就想集第四套人民幣,有了第四套他就著魔于第三套……每一次實現階段性目標后,都會欣喜若狂一陣,但稍后就會向更高目標攀登。難怪有的收藏愛好者說“上了賊船就下不來了”,也應了登山運動員一句名言“因為山在那里”。
趣在藏識 收藏在一些人眼里是玩物喪志,其實不然。如果能結合自己的專業進行收藏,不僅陶冶了情操,同時還為自己專業起到輔助作用。如你是一位考古工作者,業余喜歡收藏古錢幣,收藏無疑會給你的工作、生活增色添彩。即使不與自己專業對口,也會豐富你的知識面。就拿郵票來說,小小方寸包羅萬象,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可以說無所不攬。郵票被稱之為小型百科全書一點也不為過。
趣在藏友 喜歡收藏的朋友,大都要到收藏市場去尋覓藏品或出售交換藏品,一來二去,就自然形成了一幫藏友。由于真正的收藏愛好者一般文化修養都比較好,因而收藏者交友,講究的是一種品行和真誠。一般收藏愛好者交友大都比較久遠,而且較少有銅臭氣。有時候為了藏友,自己會豪不猶豫地將心愛的藏品贈于對方,提錢就一個字:俗。
趣在藏財 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一點不講藏品升值保值也不是實事求是。作為藏品經營者,他們在為大家提供藏品的同時獲得利潤,也應肯定,只要他不是假冒偽劣、偷稅漏稅就可以支持。一般收藏愛好者將自己的多余資金投資于收藏品,也無可厚非。有的收藏愛好者以藏品養藏品也是一條收藏之道。真正收藏愛好者大都會守著金光閃閃的收藏品過著幾乎清貧的生活,偶爾將自己的藏品拿出拍賣,也只是將所得的資金去購置自己期望已久的藏品。作為真正收藏愛好者,他們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藏品價值幾何時,會流露出欣慰的笑容,那更是一種心理的滿足。
趣在藏名 朋友在一起聚會交流,往往都會說起自己的愛好。有的說喜愛收集煙斗,有的說愛好集酒瓶子,有的則鐘情于號外、創刊號等。大凡對收藏有點興趣的都會被人高看一眼,這種名望是金錢、別墅所不能替代的。你的收藏形成一定規模后,也就是有了一定名望后,朋友會自動幫你,哪怕幫不到點子上,你也感到非常滿足。你的名也就隨之越來越大,越來越高,更驅使著你一步步沿著收藏路前行。(信息來源:中國商報 吳永亮/山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