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
那一年從長沙回醴陵鄉下為外公外婆掃墓,順道去看望一下外公當年的朋友和貴。一進他家,一張脫落了土漆的五屜柜上的花瓶吸引了我。憑我多年的經驗,一見便知是個老東西。
我輕輕地撫摸著它,強烈的想得到它的欲望油然而生,是買是要?礙于主人與外公家的那層關系,實在無法啟齒。
弟弟催我上車返城了,我強迫自己放棄古玩迷特有的占有欲望,塞給老人100元錢,叮囑他保重身體,同時叮囑他呵護好大花瓶,莫讓它受到損傷。主人顯然不會知道我從此會多一份惦念,他更不會覺察到我跨出他臥室的一刻,回頭看花瓶那一眼時,眼中流露出的失之交臂卻無可奈何的惆悵之情有多濃,有多重。
兩年之后的一個夏日,忽然有個熟識的醴陵古玩商人尋上門來,他叫吳田,是來請我鑒定瓷器的,邊說邊從旅行袋中取出一只大瓶。我暗暗吃了一驚,怎么與和貴的那只那么相似?于是問他有沒有座子,他說有,立即從旅行袋中取出來,正是和貴的那只大瓶!再問,老吳說購自醴陵一農戶。無須多問,兩年來我竟又和牽腸掛肚的大花瓶不期而遇了。農戶自然是和貴的兒子,正應了“崽賣爹田不心疼”的古話,和貴老人必已作古。是喜,是悲,是愁,是驚?一時還真說不上來,但我知道,不能再一次讓它失之交臂了。
于是我告訴老吳,瓶子是清代中期的哥釉鐵花瓶。正要問他賣不賣,他竟迫不及待要我幫他一把,買下瓶子,他急等錢用。接著他又說,他其實已找博物館的專家鑒定過,與我的鑒定一致,所以,他只要2萬元就出手,反正買來時花錢不多。我還了個價,他認為合適,于是拍板成交。兩年前戀戀不舍惜別哥釉鐵花瓶,“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幾百個日日夜夜過得好慢。兩年后,它竟翻山越嶺“尋”到我跟前,離愁別緒終于隨風飄散。(信息來源:中國商報 廖文偉/湖南)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
手機瀏覽本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