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書畫市場:不追名氣追精品
近現代書畫市場:不追名氣追精品
近現代書畫市場:不追名氣追精品
時間:2006-06-15 16:39:00 來源:
市場
>近現代書畫市場:不追名氣追精品
 |
嘉德春拍現場
六月的北京異常的燥熱,京城的各大拍賣行似乎要趁著這火熱的天氣紅火一把。多家拍賣行都扎堆在六月初舉行春季拍賣會。尤令人關注的是中國內地拍賣業兩位巨頭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另外,相對于中國古代書畫的平穩和當代藝術的火熱,中國近現代書畫自2005年底以來一直狀態低迷,人們希望通過觀察這兩大拍賣行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的拍賣情況,來窺測近現代書畫是否能結束遭半年多的“冷遇”。
此次嘉德春拍中國近現代專場推出拍品550件,其中不乏近代大師的精品力作。從拍賣現場的氣氛來看,買家的反應并不是很強烈。多數作品都是在被叫價爭奪兩三次后,就沒有人再舉牌競拍。如993號拍品陸儼少的《李白詩意圖》(冊頁十二開),起拍價220萬元,在被叫到250萬時便無人吱聲,而這個價格遠低于拍前估價的300萬-400萬元。同遭此命運的還有張大千的《巫峽清秋》等多件作品。再有就是溥儒的作品,買家們似乎對其興趣不大,作品成交者寥寥無幾。這與前幾年的爭搶情況真是天壤之別。在拍賣的進行中也有一些買家起身離場,說是要去參加保利同時在亞洲大酒店開拍的中國當代藝術專場,說明近現代書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代藝術熱的沖擊。
6月5日北京保利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推出拍品584件,從拍賣現場看,成交情況較前一天的嘉德近現代書畫專場也未顯樂觀。整場拍賣也顯出疲軟的狀態,鮮有拍品落槌價超過百萬。許多拍品都因未拍到保留價而流拍。李可染1977年作的《愛晚亭》以280萬起拍,經過兩個買家反復爭奪最終以380萬落槌(不含傭金),這是記者見到的拍價最高的拍品,但380萬也只是這件作品的最低估價,顯示出目前買家的冷靜。
但是也可以發現像林風眠、傅抱石、黃賓虹等一些大師的精品還是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仍然很受買家的歡迎。在嘉德拍場中,傅抱石1945年作的《山齋飲酒》,經過幾位買家反復競奪,最后以遠超過最高估價的310萬元(不含傭金)落槌,在現場也響起了久違的掌聲,這也是此場拍賣的最高成交價作品。林風眠《游春圖》和《海邊》分以209萬成交和135萬遠超估價成交;最高估價100萬元的陸儼少《峽江圖》最后拍出了220萬元高價。這些大師精品的高價成交成為這兩場拍賣的唯一亮點。
中國近現代的大多數畫家作品經過幾年的井噴式增長,已經達到一個階段性的價格。早在2005年,就有專家預言中國近現代書畫市場將進入調整期。從中國嘉德和北京保利此次春拍的近現代書畫專場情況看,一方面顯示出買家的冷靜,一方面大師精品的作品價格仍然穩定在很高的價格,顯示近現代的市場似乎已經開始轉向精品策略。
一個成熟的藝術市場會剔除炒作,擠出泡沫,真正能挺得住的還是大師的精品。隨著市場上流通的大師精品越來越少,爭奪也只會越來越激烈。(信息來源:上海證券報)
凡注明 “卓克藝術網”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卓克藝術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卓克藝術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掃描二維碼
手機瀏覽本頁